这是一个少见且典型的按照条文生病的病案。
患者:女,40。
重感冒,身酸痛,背僵硬,一天多。
起因:阳台晒暖,进屋觉冷,遂发上证。
发热汗出?
无发热,汗出不止,不敢开窗!
不敢开窗,恶风也!
《伤寒论》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伤寒论》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合二方为一方可治。
短信处方:葛根20桂枝10芍药10炙甘草10生姜15附子5大枣4个。生姜不必精确,五六片即可,大枣掰开,以水4茶缸,煎煮一茶缸多,分三次服。
结果:晚9点服一次睡觉。二日早8点问,已无汗,身痛轻,背舒展。告之,余药,分二次服尽。
此案,不是一剂知,而是一次已。
叹古人之智慧,中医之伟大,中药之神奇!
思考:
1、有是证用是方。这个病案,听到的 个反应,是麻*汤或者葛根汤。再仔细询问,有汗,当然是桂枝汤,后背僵硬,桂枝加葛根汤无疑。考虑其人素来体弱,风湿性关节炎多年,体质阴性,故加附子。此方实际是桂枝加葛根汤与桂枝加附子之合方。
2、《伤寒论》之严谨。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儿儿,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这里仅强调了项背和汗出以及恶风,三个条件,而没有说发热,可见发热不是桂枝汤,乃至麻*汤的必要条件(麻*汤===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即便前面的太阳病(所谓太阳病提纲====伤寒论 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也没有把发热列为必要条件。所以,太阳病不一定都发热。
3、与少阴病之区别。少阴病有两个主要的方子,一是麻*附子细辛汤,一是麻*附子甘草汤,这两个倒是也有发热的可能,但是少阴病会有阴性表现,比如但欲寐,没有精神,比较安静,当然也没有汗出。所以判断太阳病还是少阴病不能以发热与否作为依据。
所谓:
太阳病强几几,反汗出且恶风
桂枝汤加葛根,漏不止增附子
古朴中医整理:
古朴中医
古朴中医
古朴中医易信号:gpzyyx
古朴中医
古朴中医百度贴吧:古朴中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