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1.能从修辞、表达方式、描写角度等方面赏析金陵之景。
2.通过分析关键字词理解词人怀古之情。
3.能从词史文化角度,通过花间词作的对比阅读了解本词“千古绝唱”的内涵。
赏析金陵之景,理解词人怀古之情。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座古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先后定都于此。它就是金陵(现在的南京)。岁月沧桑,它见证了太多的风云变幻。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文人,才气纵横,诗、词、文俱佳,身居“唐宋八大家”之列,名传千古;他也是政治家,怀揣强国之梦,书写了北宋历史上变法图强的亮丽风景。他就是王安石。仕途沉浮,他经历了太多的人世变迁。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当金陵遇到王安石,当王安石遇到金陵,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次伟大的相遇吧。
二、美文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全词,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自由读三分钟,并说说本词上下阕的大致内容。
明确:上阕写金陵之景,下阕抒怀古之情。
三、品金陵景
1.王安石笔下的金陵之景有何特点?请用一个词进行概括。
明确:画图难足。
2.上阕都写了哪些景呢?
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请选择其中一个写景的句子进行赏析。(修辞、表达方式、描写手法等角度)
点拨: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千里澄江似练”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脱去“静如”,化为“千里”,将“澄江”静怡安详之态变为奔腾不息之势,拉长了眼光所及,也拉长了思考维度。
“似练”“如簇”,两个比喻,写出了水的清澈和山的峭拔,高低结合,将金陵山水立体化,金陵胜景,概见与此。一山一水,一纵一横,就确立了全图主干。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知识迁移:《湘夫人》:“桂棹兮兰桨。”
此处“帆”与“棹”,借代手法,皆代指船。
“残阳”点出登高时间,乃黄昏时分。
此句既以“残阳”“西风”大笔渲染,为下文怀古奠定恢宏的基调,同时又加以细笔点染,远处有点点归帆,近处有酒家旗帜,动静结合,营造出萧瑟却不衰飒的意境。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此为点睛之处。“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远在天际的船罩上一层薄雾,水上的白鹭纷纷从银河上惊起,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观察的视野。
活动一:将本词的写景部分与欧阳炯的《江城子》进行对比赏析,体会王安石的词风。
点拨:比王安石稍早的欧阳迥的这首词,不论是意象选用,还是色彩角度,亦或所用的西子典故,营造的是空阔而略带寂寥、绚丽而略具苍茫的意境,具有花间派典型的柔美气质。相比之下,本词初肃天气、千里江水、簇立翠峰、归帆、残阳、西风、酒旗、彩舟、鹭等意象,壮大且富有哲理,营造了雄浑开阔、苍劲峭拔的意境风格。
四、析怀古之情
面对金陵胜景,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怀古之情?请找出直接抒情的诗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点拨:
?念往昔,繁华竞逐
“念往昔”起过渡作用,由上阕的写景转为下阕的抒情,由现实转为想象。
“繁华竞逐”指词人想象六朝的达官贵人竞相效仿攀比,过着奢侈的生活。
课内迁移:柳永《望海潮》:“户盈罗绮,竞豪奢。”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门外楼头,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隋朝大将韩擒虎带兵从朱雀门攻入金陵了,陈后主还正和妃子张丽华在结绮阁寻欢作乐。这是亡国悲剧艺术缩影,嘲讽中深含叹惋。
“悲恨相续”,是指其后的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挥霍无度,沉溺酒色,江南各朝,覆亡相继:遗恨之余,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