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汤方解

方歌:葛根汤内有麻*,二味加入桂枝汤;

寒滞经脉项背强,散寒缓急体自康。

方解:首先我们看看葛根汤的组成,有7味药组成,分别是麻*、葛根、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为了简单记忆,我们可以直接记成葛根、麻*加桂枝汤就可以。首先我们看看它出自哪里?它也是《伤寒论》中的方子,原文如下: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翻译下:31条:外感病,项背僵硬,无汗,怕风,葛根汤治疗。32条外感患者,同时有太阳病及阳明病,并且还有腹泻的患者,葛根汤治疗。这里解释下合病这个概念,伤寒论中,有并病、合病的概念,并病是一个病未愈,另一个病开始出现,就叫并病;合病就是两个病同时出现,世间上没有先后,就叫合病。从条文中,我们可以推知葛根汤治疗太阳伤寒兼项背僵硬的患者,还可以治疗表里同病兼有下利的患者。31条好理解,那32条怎么理解呢?首先我们要看看下利这个症状是因为水借肠道而出,那水怎么借肠道而出呢?首先还是回忆下我们以前讲的水的运行机制,《素问?经脉别论篇》中这样描述水的运行机制---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我们可以看出是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我们现在32条中,太阳与阳明合病,风寒外束,导致肺为水之上源的功能失常,也就是肺对水的代谢失常,使水回流脾胃借道肠道外出。这样是不是就解释清楚32条了。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葛根汤的治疗病种为太阳表实证兼项背僵硬痉挛和太阳病表实证兼下利。我们既然明白了病因病机,可能还会有疑问,临床上我们见到的下利的患者是什么体质?正常平人一般不会出现下利的症状,此种患者平素脾胃虚弱。

我们再来看看原著中用量用法:葛根四两麻*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右七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麻*、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我们可以看出葛根用量 ,且葛根为发汗解肌升阳散火要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下利等功效。故用葛根为君药,临床用量为15-40g之间,臣药为麻*、桂枝、生姜发散风寒,桂枝、芍药调和营卫,生姜、大枣、炙甘草调和脾胃,以资汗源。其他药物参考原著保持适当比例即可。

好的,朋友们,今天就到这里,如果觉得写的不错,就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gx/71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