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字子山,北周著名文学家、官员。八世祖庾滔随晋室南渡,官至散骑常侍,祖父庾易辟官不就,父亲庾肩吾官至中书令。
庾信少年即喜作文,十五岁时为梁昭明太子侍读。侯景之乱爆发时,担任建康令。后奉命出使西魏,被扣留下来。等北周灭掉西魏后,庾信出仕北周,累迁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本文选取庾信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阳关与故国有万里之遥,
年年盼望,却不能南归。
只有黄河边南来的大雁,
秋天仍可以自由向南飞。
点评:出自《重别周尚书》。「周尚书」即周弘正,官至左户尚书。庾信是因为出使西魏才被扣留的,而周弘正是江陵失陷后,被掳到长安的。此时,周、陈交好,被俘虏到长安的江南名士陆续放还,而庾信仍不在放还名单里。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
殷仲文风流尔雅,声名传遍天下。
晋朝末年,世道时局发生变化时,
朝廷把他外放,出任东阳太守。
点评:出自《枯树赋》。「殷仲文」少年成名,长相俊美,曾是东晋大臣桓玄的重要幕僚。
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这棵树的枝干分散枯萎,
看来是没有什么生机了!
点评:殷仲文关心时局,感怀身世,面对庭院中枯萎的老槐树,才发如此感叹。
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灿烂如一层层碎锦,
娇艳如一片片真花。
色彩缤纷的花草树木,
散布成云霞一团一团。
点评:作者赞叹南山神奇的梓树,经能工巧匠雕刻后,变成美丽的图案。
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东海有座神庙,门前种着白皮松;
西河有棵枯桑,被奉为土地之神。
北方用杨叶作为关塞的名称,
南方用梅根称呼冶炼的场所。
点评:作者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述说树木的作用。
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淮南小山的辞赋讲过桂枝遭人攀折,
刘琨扶风歌里也写过在松树下系马。
何止细柳有过城防,
桃林也修建过关塞。
点评:「小山」即淮南小山,是淮南王刘安的门客,曾作《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刘琨」是西晋末年的大将军,曾作《扶风歌》「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当年栽种的柳树,繁茂可爱。
现在却枯败凋零,令人凄伤。
在短短的时间里,已老得不成样了,
人又怎么能经受得住年龄的催迫!
点评:作者感叹岁月无情,常催人老去。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玉门关外距江南道路遥远,
翘望故都金陵,音信稀少。
我之所以流下千行热泪,
是因为拜读了您的手书。
点评:出自《寄王琳》。「王琳」是诗人的朋友,南北朝时期著名将领。这首诗写于作者羁留长安时期。
荆轲有寒水之悲,苏武有秋风之别。
如同太子丹为荆轲在易水饯行,
又如同李陵在匈奴为苏武送别,
点评:出自《小园赋》。荆轲渡易水时,燕太子丹曾经为其践行。苏武北归时,李陵曾经为他送行。
关山则风月凄怆,陇水则肝肠断绝。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
关中的山川风月常使我满怀凄怆,
陇头流水那样的歌曲又让人痛彻肝肠。
长安严寒多雪,完全不同于故乡江南。
点评:庾信被西魏扣留后,一直未能返回江南。虽然在北周位列宰相,位高权重,但是仍然心怀故乡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