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骨质疏松症一例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骨质疏松症一例

作者/刘永臣

编辑/刘刚⊙校对/许琦

患者左某,女,58岁,开鲁镇民主街居民。年5月8日初诊。自诉患骨质疏松症十年,一直腰酸背痛。5月7日不慎骑自行车摔倒,当即腰部偏左侧剧痛,十多分钟后始勉强爬起。回家后自服高钙片、乙烯雌酚、骨折挫伤散不效,反增腹痛,大便秘结,肢体浮肿。5月8日来诊,拍片示第五腰椎压缩性骨析,腰椎广泛密度减低,腰椎弯向左侧,第三、四腰椎骨刺形成骨桥。方以骨质增生丸改汤加味,三剂罔效。转方用复元活血汤,仍无寸功。因思内经有“少阳主骨”之论(《素问·热论》),且仲景《伤寒论》柴胡桂技汤有治“支节烦疼”之功,乃用下方:

柴胡0g,黄芩15g,党参30g,半夏15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1枚,桂枝15g,白芍0g,元胡0g,煅自然铜0g,鹿含草15g,杜仲炭30g,川断30g,骨碎补0g。药进一剂,腰腹痛均缓,肢肿尽消,大便亦转至正常。遂以上方为主连服18剂,连平素腰酸背痛亦告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讨论:《灵枢·经脉篇》有“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诸论;《伤寒论》更有“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之语,多年来,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据相关资料,柴胡桂枝汤用于骨科疾病首见于日本大冢稔{“柴胡桂枝汤对骨科疾病的疗效”,见《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46(6):86}。

对骨质疏松症,目前西医仍采用高钙和雌激素,中医多宗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进行治疗。本例用常法数易不效,而用仲景法投剂则效,说明内经理论肯定有其临床基础。因而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少阳主骨”和仲景“支节”之涵义。关于“支节”,方有执认为是“四肢百节”;张锡驹则认为“支者,经脉之支也;节者,骨节之交也”。如此,“支节”不仅包括了现代所称之“关节”,还包含了调控关节之经脉,即与神经、血管、淋巴系统等有部分关联。《素问·五脏生成篇》又云:“诸筋者,皆属于节”。那么,支、节、筋、骨构成的“骨”系统,实际上包涵了四肢百节的全部活动功能,亦即少阳所主之骨和仲景所称之支节。(本文由国学髓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gx/9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