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
〖方解〗附子辛温,为一有力的温中、祛寒、逐湿药,尚有振奋代谢功能的作用。无论表里证,若陷于阴证者,多适宜配以本药治之。桂枝汤是治太阳表虚证者,如陷入表阴证即少阴病,则应加附子以温阳解表。即桂枝加附子汤为治桂枝汤证而变为少阴证者。
桂枝汤中加附子,加重温阳祛寒力。太阳已转少阴病,强壮解表是玄机。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解读〗本来是太阳病的桂枝汤证,由于医生误用麻黄汤大发其汗,遂使汗流似漏而不止。其人恶风,半由于桂枝汤证未解,半由于已陷入阴证(少阴病)。小便难,是由于汗漏不止、体液大量亡失的结果。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亦是津液亡失、筋肌失和的极虚证候。以上种种纯属于误治,使太阳表虚证还未解而陷入阴证少阴病,故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按〗桂枝加附子汤为少阴病的发汗剂,本条是说误治可造成本方证,但不因误治而呈现本方证者,临床更为多见。
本方证当属少阴病证。
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恶寒、小便难、四肢微急者。桂枝汤治太阳病即表阳证,桂枝加附子治少阴病即表阴证,有关太阳病和少阴病的概念,参看六经提纲。本方证常见于急慢性关节病和风湿病。
如治验:任某,女,33岁,首都机场门诊患者,初诊日期年3月25日。医院、医院检查均诊断为“脊椎骨质增生”。
近来头晕、头痛、目胀,下肢关节胀痛,手麻,乏力,四肢逆冷,易汗出,恶寒,舌苔白,舌质淡,脉沉细。证属在表之阴证,为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制附片10克。
结果:上药服3剂痛减,四肢逆冷好转。服1个月后全身症状好转。
解读张仲景医学
经方六经类方证
第2版
主编:冯世纶,张长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