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作为总部位于深圳的集团子公司,佛山天安数码城与特区共成长日。10月15,佛山传媒集体“南海与特区的故事系列”媒体组专访了佛山市天安数码城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孝东,用大篇幅报道佛山天安数码城自年从深圳来到南海,开创“都市型产业载体”之先河,到今天高楼林立,形成商家齐聚、产业集聚的“一河两岸”创新企业生态圈的故事。以下是原文报道:
“清风徐来桂枝香,满目好秋光。一边收获,一边耕耘,收获秋色,收获美好的未来。”是日秋分,在位于南海的佛山天安中心高楼办公室,张孝东透过窗台眺望明亮的园区,用朋友圈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
自年从深圳来到南海,开创“都市型产业载体”之先河,到今天高楼林立,形成商家齐聚、产业集聚的“一河两岸”创新企业生态圈,佛山天安数码城扎根南海桂城已14载。
总部在深圳稳打稳扎之后,和许多深圳企业人一样,佛山市天安数码城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孝东带着敢想敢拼、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的创业理念来到南海,为企业开拓全国版图。
14年来,见证园区企业从0到超家几何式增长,目睹怡海河的水更清,享受着佛山一环及周边路网的便捷交通,展望南海地铁规划带来的重大利好,与南海企业风雨同步,同创新、谋成长,筑梦湾区。
△佛山天安中心
见证:带着“闯劲”来到南海,携手打造湾区制造业创新高地
上世纪90年代,在深圳街头,自行车大*随处可见。那时火车还是绿皮车,车站周边是一座座正在建设中的大楼。此时深圳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建设突飞猛进,这座鹏城也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心中理想的打工地方,吸引大量的农村年轻人来这里打工。
年,正值改革开放春潮涌动,天安数码城前身深圳天安工业开发公司应时而生,企业源于香港,成于深圳。“我们与深圳特区共成长,是改革开放的‘缩影’,也是改革开放造就的‘园区样板’。”在深圳总部工作五年的张孝东感触很深,“园区初建期,还处在一片农田里,周边都是破旧工厂,厂里的打工妹上下班,不断穿梭在附近的大排档里。”
眨眼间,深圳通过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深圳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一批又一批 民营企业在深圳发展壮大,声名海内外。”在张孝东看来,能够参与并见证“深圳速度”,是一件荣幸的事情。与此同时,天安数码城也正从传统工业园、泛科技产业园到创新企业生态圈,成为科技智能聚集转型新力量。
“来到深圳的都是有‘闯劲’的人,正是深圳敢想敢拼、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吸引着全国 的人才来此发展,他们来了就是来创业的,可以促进深圳科技创新、企业转型升级迭代发展的。”张孝东说。
年,天安数码城集团从深圳来到南海设立分公司。谈及公司选择在南海桂城落户,张孝东表示充满信心,正是看中了南海传统制造业的强项,市场开放程度很高,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如今更是背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强大战略背景,则更助力南海再出发、再发展。
开创“都市型产业载体”之先河,到今天高楼林立形成商家齐聚、产业集聚的“一河两岸”创新企业生态圈,佛山天安数码城扎根南海桂城14年,与南海企业一起成长、转型、风雨同步,见证园区企业从0到超家几何式增长。
张孝东说,近年,园区不光脱离了旧厂区,而且周边环境越来好。目睹怡海河的水越来越清澈,眼见一环从门前经过,华成桥连通南北,地铁规划带来重重利好。园区也为企业不断配套越来越完善,打造智慧型园区,赋能南海乃至全国企业。
建言:南海要抛出橄榄枝打好“人才牌”迎接两地深度合作
在南海扎根十多年,张孝东观察到,过去在南海乃至珠三角地区,传统制造业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公司为了争抢订单量倾注了大部分的心血,但是规模和盈利能力都不是特别理想。所以,佛山天安数码城一直致力于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为南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
佛山天安数码城经过14年潜心耕耘,聚集多家科技创新企业,2万多名高端产业人才,形成“4+4+N”的产业格局,四大支柱产业分别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特色产业分别是高端服务、建筑设计、跨境电商、文化创意;“N”代表节能环保、纺织服装、日用快消品、食品餐饮等多元产业。园区的聚集、聚合效应和创业、创新氛围逐步呈现,成为佛山成长型企业最集中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域。
张孝东透露,未来,园区将继续打造“一河两岸”创新企业生态圈,成为推动南海乃至佛山创新创业新标杆。此外,还将围绕南海其他镇街深度谋篇布局,涵盖行业上下游全产业链,将研发创新和后期生产有效结合,丰富南海特色制造产业业态。
湾区时代,南海与深圳一直紧密相连,“南海+深圳”持续迸发新活力。“深圳企业开放包容、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值得南海企业学习的。南海要积极对接深圳优越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最重要的还是在引进高素质人才方面下大工夫。”张孝东认为,南海应朝着宜居城市、宜商城市、宜业城市三大目标出发,出具详细*策,加大高素质人才扶持力度,完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基础配套,筑巢引凤,满足高素质人才更深层次的需求。
张孝东看到,在大湾区建设机遇下,两地企业希望寻求合作,共谋未来发展的需求十分迫切。“深圳有更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要通过组织两地企业的交流活动,来加深双方的了解,通过市场来引导两地企业对接,进行技术和产业合作。”张孝东说。
文章来源珠江时报
END
往期推荐
佛山天安女企俱乐部 届理事会暨成立大会筹备会圆满结束!
安哥私房菜,媒体人转型做餐饮,坚持靓料用心做!
天安月团圆时
月饼DIY的小伙伴们,明年再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