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年8月15日~年8月25日。外面依旧很热,地下室却很凉快,身体也是一样,外面热,里面冷。
外面越是热,里面越是凉。还好,虽然凉,我们还可以向老天爷借点阳气,来温暖自己啊。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想要让身体温暖,补到更多的阳气,当然是求助天上阳气最足的太阳了。
末伏了,地气(能量)都在外面,太阳是最毒的太阳,也是阳气最足的太阳,借着这最旺盛的阳气,收集太阳的能量,为寒冬储备一罐「小太阳」,赶走身寒气。让身、心、物都变得清洁。
晒用品
伏天的太阳都很棒,别浪费,天气好,就将家中的大小物件,放到日头下晒晒。
晒晒枕头,把发梦的口水,一起晒干,晚上披星戴月时,再枕着阳光入眠。晒晒衣被,让每一件衣服,每一床被子,都沾满阳光的味道,再把一份阳光披在身上。
晒晒家中锅碗瓢盆,容易有细菌的案板,清洗积存半年的污垢,再暴晒消毒,获得焕然一新的洁净。
特别小叮咛:晒过的衣服,不要马上穿着,避免暑气上身。外面那种晒得很烫的石头,车座子别马上去坐。
晒自己
末伏只需在天气晴朗时的早上七八点,出门晒晒背,溜溜弯,接受阳光的洗礼。尤其是背部。
晒背这个方法在古代被称为“日光灸”,可见晒背的重要性,所以天气晴朗时别再宅在家中,多出门晒太阳,排湿寒。
如何晒太阳?简单说来,就是借着末伏天的太阳,在上午9点到下午9点(巳时9:00~11:00,午时11:00~13:00、未时13:00~15:00),每次晒10分钟。
没有太阳的时候,或是在空调屋子里,可以穿着防寒,把纯阳之物带在身上,慢慢吸收艾绒的阳气。这时候有了艾绒肚兜,可以很好地护住我们的阳气。
这个肚兜有两层,一层是外面,一层内胆,内胆用的都是三年以上的南阳陈艾,艾草本身就有补阳的能力,它被称为地之阳,与天之阳相对。它驱寒逐湿的效果也非常好,所以用来补阳非常适合。
内胆非常厚实,里面的艾绒也是满满当当,不是那种薄薄一层的哦,只有艾绒扎实有效,那么戴着的效果才会好,而且内胆都是一格一格固定好的,穿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艾绒滑动,很温和,用着不会上火,如果身体是寒热交杂,担心用三伏贴上火的朋友,也可以试试艾绒肚兜,先让身体适应一下。
艾绒肚兜很大,可以牢牢覆盖住我们的腹部,所以即使是身材比较胖的朋友,也不用担心,都能穿的进,用起来很方便,如果阳虚体寒,非常怕冷的朋友,还可以把它穿在衣服里,这样我们在外面,在空调冷气下也不用担心自己受寒,阳气受损了。
像是自己或是孩子晚上睡觉不老实,腹部容易受寒,容易拉肚子的,都可以在晚上睡觉时候把艾绒肚兜穿上,轻轻松松护住阳气,温补阳气。
注意:晒背不晒头,也不要空腹晒。一开始晒上10分钟,再酌情增加。孕妇不晒,老人谨慎。晒后不要马上吹凉风。记得补充水分,特别是那种滋阴的,最好是温热的水啊,不然肚子会不舒服的。
但是身边很多人都常年在外奔波,一忙起来饭都顾不上吃,更别提晒太阳了,披星戴月回家,能见到的只有月光,这部分人的压力大,身体透支也严重,经常感觉到疲惫,身体沉重,酸痛,很容易困倦,休息不过来。
这样就非常适合用三伏贴来温煦阳气,排寒保腹。
它无烟无明火,一撕一贴就可以完成,非常方便,更适合咱们忙碌的上班族,或是操作不好的中老年朋友,方便人们使用。
这款三伏贴主要是由元胡,白芥子,细辛,甘草,肉桂,桂枝,冰片等原料制成,所有的草本植物都是天然萃取,无污染,按照古方的配比,浓缩制膏,打开后就能闻到浓郁的草本香。
所有的草本经过提炼浓缩,熬制成膏,滩涂在无纺布贴上,无纺布贴的材质亲肤透气,即使在闷热的夏季也不容易闷汗,贴在身上也几乎没有异物感,很牢固,不会轻易掉落,撕下后也没有胶痕哦。
裁剪成可爱花瓣儿的模样,即使贴在我们胳膊上,外露出来,也不影响美观。撕开贴纸后贴在我们受寒的部位,每次6~10个小时,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无论是白天贴还是晚上贴都可以,没有要求。
非常简单,这款三伏贴小朋友也能用哦,只需要缩短时间即可,一般儿童使用时间在2~4小时,经常喜欢吃冷饮,吹空调的小朋友。
可以趁着夏季贴一贴三伏贴,为了方便大家查找部位,我们还配备了敷贴位置图,养生小白也能轻松上手哦。
无论是背部,腿部,腹部,胳膊,脚底都能贴,还配备了敷贴的位置图,方便我们贴的时候选择部位。养生小白也能轻松上手,儿童使用时,时间控制在2~4小时即可。
每一贴撕开后就能用,小巧方便,即使出门在外,也能随时随地驱寒补阳。贴在皮肤上也不会影响我们行动或是外在形象哦,安全无烟,避免烫伤。(上图为演示部位,实则贴于皮肤上)
晒伏姜
晒完了自己,还想把阳光多留住一些,那就用一块姜,把这段阳光毒烈的时光留住,存成一罐小太阳,当我们受寒时,拿出来,给我们温暖。
如果你不方便晒伏姜,现在就想尽快补上阳气,商城的醋泡姜就很适合。
特别适合:
冬天手脚冰凉
胃怕凉
肚子摸起来凉凉的
常常在空调屋子里,冻得打喷嚏
爱吃凉,戒不掉
阳驱寒最好的方法,你知道吗?
醋是收敛的,可以收敛姜的生发之气,让原本辛散的姜变得平和起来,姜温阳的性质还在,却避免了上火。
醋泡姜是在我看了国医大师路志正的养生节目后开始做的,做完后受到家里老人们的一致好评,他们本就喜欢吃腌制的小菜,把那些腌黄瓜,酱菜换成醋泡姜,既能为身体温补阳气,驱寒散湿,还能满足他们的味蕾需求。
因为人上了年纪,体内的阳气就会不知不觉流失掉了,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差,醋泡姜不光能提升阳气,温暖脾胃,还能增进我们的食欲。
关于醋泡姜的做法,网上流传的有很多版本,今天给您介绍路
老家的做法。做醋泡姜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一定要选择仔姜,就是嫩姜。老姜口感不好,吃起来打渣,另外还会比较辣。
1.选用嫩一点的姜切薄片,撒上适量的盐腌制一晚。
2.腌制好的姜片放入罐子里(如果出水太多倒出来一部分),倒入没过姜的醋,醋要选择颜色浅一些的品种。
3.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白糖进行调味。糖尿病人建议不加糖或者少放。
4.罐子口包好保鲜膜,盖上盖子密封,四五天后即可食用。
强烈推荐每天早上和早饭一起吃。早晨7~9点正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最能升阳气。而且一早上就胃口大开的感觉不要太好。
早上就吃三片,酸的过瘾,辣的温顺。孔子也是爱姜之人。子曰:不撤姜食,不多食。凡事都不要过量。
姜吃完了,还会剩下一些醋,被姜加持过的醋,更加开胃、助酸。
现成的无添加的醋泡姜。
好吃的姜,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了吃姜,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
我们找了很多供应商,试吃之后,这款最满意,最打动我的是无添加,良心手作。
无添加:酸是养肝的,如果又吃了很多添加剂,需要用肝来代谢,肝反而受累,得不偿失。
铜陵白姜:系铜陵“八宝”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属白姜,排姜类型。鲜姜皮为白略呈黄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姜指饱满,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铜陵生姜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
老陈醋:姜要嫩的铜陵姜,醋要老的。泡姜的醋,选用最正宗的老陈醋,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天吃3片,一罐可以吃12天,5罐正好可以吃上两个月。
除了补阳,也要开源
很多人在末伏会有上焦上火的情况,比如头疼、眼睛红眼睛干涩、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脸上起很细小的疙瘩、痘痘、麦粒肿等。
这些虚火从哪里来呢?
这时候末伏节气,阳气达到一年中的鼎盛,如果肾精不足,肾阴不足的人,身体中的阴物质少了,阳物质就显得多了,(其实是不能涵养肾阳),就会显得阳气有余,而肾水不足,使阳气向上和向体表散发过多,造成我们身体上部阳气过盛而出现热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火了!
想要补肾精,多吃黑色的食物。黑色入肾,黑色的食物是可以补肾的。而种子也是可以补肾的,因此黑色的种子补肾更佳。推荐九蒸九晒黑芝麻丸和醋泡黑豆,特别适合在末伏,火气有余,而肾气不足的时候,来上一颗。
九蒸九晒黑芝麻丸
食材:黑芝麻克,黑豆克,黑米克、蜂蜜各45克
芝麻容易上火,所以九蒸九晒之后,不仅不容易上火,还更容易消化和吸收。这么做的好处是能令黑芝麻吸收太阳饱满的阳气,同时蒸透了,身体好消化。很多人吃芝麻,吃进肚子,最后也要拉出来。这种古法做的黑芝麻丸,不仅健脾补肾,更重要的是,吃进去,消化得了,吸收的好。
制作工艺:
每次将5斤饱满的黑芝麻,用水洗净,放在笼筐上蒸熟,晒干,再蒸一遍,再晒干,这样重复蒸晒九遍后,芝麻皮自然脱落,去掉,将剩下的芝麻仁炒香,将芝麻处理成微粉。再用白蜜调和,做成约10克的蜜球。
每天两丸,早晚各一丸。胃好的饭前吃,胃不好的饭后吃。黄酒、淡盐水、米酒、温开水送服,易上火的用温开水即可。小编比较过很多九蒸九晒芝麻丸的品质,大胆的说,这款九蒸九晒黑芝麻丸的确实很不错。
吃芝麻丸注意这几点:
喜欢吃的可以多买点,放冰箱冷藏冷冻,因为每天无添加,冷藏冷冻保鲜效果更好。直接吃就很好,小孩子、老人、身体虚弱、大病初愈的人可以拌到小米粥里面,搅化了吃。因为有蜂蜜,糖尿病人不适合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