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769980.html
五脏气虚,就差肝气虚了,今天就聊一聊肝气虚那点事。
老规矩百度词条对肝气虚证的解释:气虚肝失疏泄,以两胁胀闷,情绪低沉,疲乏气短,头晕眼花,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就这一句话,其他的则用“词条不完整”代表了。有人说肝旺则怒,肝虚则恐,肝气虚表现在情志上,表现出不自信,自我否定,心虚胆怯,担忧害怕。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一、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2、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古书、中医教材、医案中对肝气虚论述很少,反而相关论文有不少。古人及当代大家都不怎么谈肝气虚,原因是意义不大。肝体阴而用阳,肝虚多阴虚、血虚,气虚、阳虚较少,而且肝不受补,补气、补阳极易上火。五脏讲究藏而不泄,唯独肝脏喜条达恶抑郁,哪怕阴虚、血虚,也要注意用药搭配,讲究补而不滞,往往用小剂量茵陈、薄荷、柴胡等佐治,使肝气畅达。
所以肝气虚的论治,多散见于肾气虚、脾气虚中,补肝气也是通过补肾气、肾阳(虚则补其母),通过肾气、肾阳间接温煦;通过补脾以生淸降浊,帮助完成肝脏主疏泄(生、动、散)。
代表方有补肝散(山茱萸、当归、五味子、山药、黄芪、川芎、熟地黄、炒白术、炒枣仁、独活)、小补肝汤(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大补肝汤(桂心干姜五味子旋覆花代赭石竹叶大枣)。
#中医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