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伤寒论密钥之第24条

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太阳病,这里是指太阳中风,使用桂枝汤养津液解表。但是病人出现烦。那么烦在伤寒论中有三阴病津液虚的烦,比如甘草干姜汤、*连阿胶汤,茯苓四逆汤等;有阳明病的烦,比如大青龙里面的石膏,以及白虎加人参汤;有太阳病气血上冲的烦,比如麻*汤的发烦目眩。因此出现单一的烦的话六经病都有可能出现烦,单一的症状并没有指向性,我们知道两点才能确定一点直线吧,辨证其实也是一样的,至少需要2个以上的症状体征才能去辨证。

那么该条文来讲,用了桂枝汤后出现烦,一般来说桂枝汤很少出现烦的,所以加了个“反”。那是不是我们辨证错误啊,其实从上面我们讲的烦的原因来讲,桂枝汤也可以出现烦的,一是桂枝汤证本身就有津液虚,是补津液解表的方子,津液虚重了就会出现烦。二是因为使用了解表药,气血需要往外以解外邪,是不是会出现气血一过性的向外,导致类似麻*汤证的“阳气重故也”,也就是发烦目眩等。此时只需要使用针刺的方法,针刺风池、风府,这两个血位于头部,针刺使气血不至于上冲得厉害,那么烦就会减轻。出现服药“阳气重”原因还是病重药轻的原因,还需要继续服“桂枝汤”。我们看桂枝汤后面的服药方法“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长沙方歌括:桂枝汤

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

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hy/490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