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高峰,对我国的文学影响极为深远。唐代诗人辈出,今天谈谈发生在唐代诗人身上的“趣事”,以供各位读者茶余饭后之消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说王摩诘的诗,王维笃信佛教,追求诗歌内容所反映的意境。他的《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相传王维在居山隐读,一天偶患小病,去药店买药。柜台里一位衣着淡雅的少女,于是借着买药的机会,想试试这位少女的才气,便问:“我要买宴罢客何为?”少女微微一笑,对曰:“宴罢酒酣客‘当归’,请问您抓几钱?”王维说:“且慢,我二买黑夜不迷途。”少女说:“‘熟地’不怕天黑夜。”王维见少女才思敏捷,暗中佩服,继续问:“三买艳阳牡丹妹”少女回答:“牡丹花妹是‘芍药’”。“四买出征万里”“万里戍疆是‘远志’”“五买百年美貂裘”“百年貂裘是‘陈皮’”“六买八月花吐蕊”“秋花朵朵点‘桂枝’”“七买蝴蝶穿花飞”“蝴蝶双双归‘香附’”对少女这一连串的回答,王维连声称赞:“妙!妙!实在妙!”《鸟鸣涧》史记,“王维画品妙绝,于山水平远尤工.今昭国坊庾敬休屋壁有之.人有画《奏乐图》,维熟视而笑.或问其故,维曰:“此是《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好事者集乐工验之,一无差谬。”王维有一次去庾敬休家,见他家住宅上画着一幅《奏乐图》,看了一会儿,点头称许。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画里面的奏乐场面,正好是《霓裳羽衣曲》第三迭第一拍。”有好事者召集乐工检验,演奏道这里,那乐工的动作姿势,弹奏的指法果然和画上所画丝毫不差,从此大家对王维又另眼相待。王维诗之意境王维二十岁赴长安,为了考中状元,希望李隆范(岐王,玄宗之弟)给予推荐。谁知这时候张九龄之弟张九皋走通了玉真公主的后门,岐王当然没公主的权势大,于是安排让王维见玉真公主。王维衣着锦绣,带着琵琶道公主府邸,王维是美男子,风流倜傥,引起公主注意,公主问岐王,来者何人。岐王说是个懂音乐的,于是让王维给公主演奏,王维抚琴弹起,声调哀切,满座为之动容。公主问这时什么曲子,王维回答《郁轮袍》,公主甚感惊奇,非常高兴。岐王趁热打铁:“此人不但精于音律,词学更佳。”公主更加惊异,问是否带得写就之诗,王维从怀中拿出数卷,公主看过之后说:“这都是我以前诵习过的,以为古人所作,原来就是你啊!”于是让王维更衣,不以伶人看,升于客人之列。岐王见时机成熟,就对公主说:“如果今年京兆府以此人为解头,当属国家光荣。”公主说那为什么不去举荐,岐王说听说你已经举荐张九皋了,公主笑道,那是因为他人求情,哪是我要举荐呢。如果王维要取解头的话,我当全力举荐你。王维做了解头,后来一举成为登第状元。此故事未必完全属实,但王维中状元乃开元九年(年),时年二十一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