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在中国古文化体系中意义重大。有人可能说这是封建思想,早该摈弃掉了。其实,在不了解四大神兽的来历之前,不要轻易下这样的结论。百家讲坛中有一位主人公,在特殊年代让他去批孔子的思想著作,他为了能很好的批评这些思想,于是就认真研究相关著作,寻找要批的核心内容。结果呢,效果正好相反,在这个主人公的认真阅读研究下,竟然深深地被中国的孔孟思想所折服,深深地爱上了这些思想。后来,在这个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要不然怎么会进入百家讲坛呢?
所以,对于能流传几千年的思想,不能随意辱没。
都说大浪淘沙始见金,这些文化能流传至今,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例如治疗感冒的一个中药方剂“桂枝汤”,有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五味中药组成,此方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为伤寒第一方。如果在往前追溯,张医圣的“桂枝汤”来自古方“青龙汤”。
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典药方虽已出现千年,但只要对症状依然能治疗,而且速效,什么是经典,这就是经典。
刚才说这么多,目的就一个,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我们没有深入了解之前不能随便下结论污蔑。
今天的重点先说一下这些“龙、虎、雀、龟蛇”是怎么回事儿。
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天球图。
二十八星宿天球分布图图中中间的星球是太阳,4个红点所在的就是“黄道”,就是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与“天球”的交线。
古人在观天象、研究宇宙的运行规律时,因为天上的恒星太多,肉眼能见的共多颗,显得很杂乱,就不易发现、总结出规律来。就如一个国家,如何划分区域才利于管理,很重要。向我们中国为什么要搞省、县、乡分层管理的共和国,而不搞什么看似公平高效的联邦,在笔者看来联邦或邦联这样体制的国家很易分裂,仅从这一点就不能搞。所以,我们的古圣先贤先把“黄道”上的主要恒星分成四个区域,如图红点1、2、3、4分割的四个区域。其实这四个区域都被划分成7个小分区,共28个小分区,就是我们平时熟悉的二十八星宿。
当然,这28个星宿不是我们能同时看到的,例如在秋季我们能看到的主要是红点1和2之间的8个星宿。由图可知,这8个星宿分别是“斗、牛、女、危、秋、室、壁”。夜晚,这八个星宿自东向西的排列顺序是:斗、牛、女、危、秋、室、壁,即“斗”最东,“壁”在最西。
宋朝苏轼在《赤壁赋》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说明此作品做于秋季。我们知道,满月的时候,太阳西落的同时,月亮刚好东升。既望,阴历月十六,太阳落山50多分钟月亮才升起。所以“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说明太阳落山后约50分钟,月亮从东边升起,这时“斗、牛”两星宿也在东方地平线附近,这些都是很正确的,可见苏轼老人家绝对是懂得天文的。即兴做赋,思路行云流水,绝对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流畅发挥。
这个二十八星宿虽然每个都是一群恒星的组合,但是数量还是有些多,分成东、西、南、北四组就容易整体了解和掌控了。但是为什么命名成“龙、雀、虎、龟蛇”呢?我们先看一下“龙”。
龙在图中红点2、3之间,由“角、亢、氏、房、心、尾、箕”八宿组成。其形如龙。
青龙那么,为什么不说蜥蜴呢?因为是四神兽之一,这个神兽不但要形似,还要要神似,此神在东方,为木,主升,龙为东方崇拜的图腾,升腾力很强,能掌控雷雨,所以用“龙”来概述这东方七宿再恰当不过了。
其它三神兽于此同。
四圣兽的形状及涉及的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