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藤缠的中医治疗方药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70618/5468597.html

瓜藤缠是一种发生于下肢的结节红斑性、皮肤血管炎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是散在性皮下结节,鲜红至紫红色,大小不等,压痛,好发于小腿伸侧。多见于青年女性,以春秋季发病者为多。《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此证生于腿胫,流行不定,或发一二处,疮顶形似牛眼,根脚漫肿……若绕胫而发,即名瓜藤缠。”

素体血分有热,外感湿邪,湿与热结,或脾虚失运,水湿内生,湿郁化热,湿热下注,气滞血瘀,瘀阻经络而发;或体虚之人气血不足,卫外不固,寒湿之邪乘虚外袭,客于肌肤腠理,流于经络,气血瘀滞而发。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机体对致病微生物、药物等变应原的迟发性超敏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疾病可有类似表现。

1.诊断

(1)临床表现发病前常有低热、倦怠、咽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

状。皮损好发于两小腿伸侧,为鲜红色疼痛性结节,略高出皮面,蚕豆至杏核大或桃核大,对称性分布,若数个结节融合在一起则大如鸡卵,皮损周围水肿,但境界清楚,皮肤紧张,自觉疼痛,压之更甚,颜色由鲜红渐变为暗红。约经数天或数周,颜色及结节逐渐消退,不留痕迹,不化脓,亦不溃破。在缓解期常残存数个小结节,新的结节可再次出现。皮损发生部位除小腿外,少数病人可发于上肢及面颈部。本病发病急,一般在6周左右可自愈,但亦有长达数月不愈者。部分病人可因劳累、感冒、妇女行经而复发。

(2)辅助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2.鉴别诊断

(1)硬结性红斑秋冬季节发病;好发于小腿屈侧;结节较大而深在,疼痛轻微,易溃破而发生溃疡,愈合后留有疤痕;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有结核病史。

(2)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皮损为多形性,可有红斑、丘疹、斑丘疹、瘀斑、结节、溃疡、瘢痕等,疼痛较轻;反复发作,病程较长。

本病以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为基本治疗原则。结合病证,或清热利湿,或散寒祛湿。严重病例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1.辨证论治

(1)湿热瘀阻证

证候:发病急骤,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灼热红肿;伴头痛,咽痛,关节痛,发热,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质微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微数。

治法:清热利湿,祛瘀通络。

方药:萆薢渗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萆薢、黄柏、忍冬藤、木瓜、伸筋草、赤芍、红花等。咽喉疼痛、畏寒发热者,加荆芥、牛蒡子、桔梗;关节疼痛明显者,加牛膝、防己;大便干者,加生大黄。

(2)寒湿入络证

证候:皮损暗红,反复缠绵不愈;伴有关节痛,遇寒加重,肢冷,口不渴,大便不干;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迟。

治法:散寒祛湿,化瘀通络。

方药:阳和汤加减。常用黄芪、桂枝、红花、赤芍、鸡血藤、炒白术、秦艽、当归尾、莪术、干姜、细辛等。关节疼痛,遇寒加重,肢冷明显者,加制附子。

2.外治疗法以散结、止痛为原则。

(1)皮下结节较大,红肿疼痛者,外敷金黄膏、四黄膏或玉露膏。

(2)皮下结节色暗红,红肿不明显者,外敷冲和膏。

(3)蒲公英、丹参、紫草各30g,荆芥、牡丹皮、当归各20g,煎水外洗。

3.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主穴取足三里、三阴交、昆仑、阳陵泉,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隔日1次。

(2)西医治疗疼痛明显者可考虑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皮损广泛,炎症较重,疼痛剧烈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hy/686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