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及小建中汤的临床应用一

手上白癜风能治疗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1112/4515855.html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胡希恕先生讲:“处方用药是根据理法而来,好的理论必有好的方剂。能传下来又能再传下去的方剂,叫经方。仲景经典方证必将永流传。有成功的方剂必有成功的理论,看到处方就可以衡量医者的理论水平。”胡老因“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而名扬医林。

桂枝汤方证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12枚(劈)

水煎温服。服后少许时,食稀粥一小碗,以助药力。温覆取微似有汗者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可照服二三剂。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

桂枝汤在《汤液经》中叫小阳旦汤,为公认的天下第一方。仲景用桂枝汤30次,多于大承气的23次和小柴胡的18次。桂枝汤的经文有20条,类方有19首。可谓方出名门,地位显赫。

诸教材各医家,多认为本方证治法为解肌祛风(或发表、或解表),调和营卫。细读经文:解肌1条(16),发汗8条(42、53、54、56、57、、、),解外2条(44、45),解表1条(),攻表1条(),救表1条(91),调和营卫3条(53、54、95),和解1条(),救邪风1条(95)。

遵上原文,发汗者8条,解肌仅1条,教材认定桂枝汤为中风表虚证,表虚有汗,何必再发汗,令人费解。故教材选用解肌。然而,仲景在服药法中强调,“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从而达到“营卫和则愈”(53)。服桂枝汤要加服热稀粥一升,二者相加实有小建中汤之义,热稀粥与胶饴同属谷气,“汗源于谷气”(《内经》)。再看,《神农本草经》载:桂枝,辛温无毒,主治除上气、咳逆、结气外,还“补中益气”。芍药,苦平无毒,主治除邪气腹痛,血痹外,还“益气”。姜、枣、草甘温,则补益中气无疑。因此,桂枝汤功用实为补中,纠正中气虚,谷气不足,所致的阳浮而阴弱,从而达到固表止汗、调和营卫之作用。仲景谓发汗,只能发由谷气而来的小汗,不可发令如水流漓之大汗。微似有汗,方可“汗出表和故也”(93)。本篇后曹颖甫《经方实验录》医案,可以说明此论可信。

邪留在表,势须汗解,但精气已虚,不得再伤。精气来自水谷,化生于胃,甘温安中以益液,最是培根固本,稀粥温覆取微汗,亦极为助精祛邪的要妙。甘温除热之道,已显示于此。

桂枝汤合真武汤(生姜易干姜)为胡希恕老师常用的经典组合。治疗痹证、腰膝关节痛、下肢冷(北京称老寒腿)、肢体麻木不仁、因寒湿性功能减退者有良效。若寒甚有痰饮之变者,再合麻黄附子细辛汤;若有便秘“以温药下之”,再合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并谓:本方证为阴、寒、湿之证。桂枝汤调和营卫祛风,附子温阳松动凝滞之寒邪,苍术祛湿,再用大黄把寒湿之邪排出。

日人汤本求真《皇汉医学》称本合方为桂枝加苓术附汤,谓“方义复杂,而临床应用范围广大也”。

何谓复杂广大?试细说之。胡老常以上述四方合为方证,辨证施治应对多种病证,可谓有章有法。四方合为方证,虽用药十二味,却实括28首经方方证之功效,应用广泛(《伤寒论》21、《金匮要略》7),在《伤寒论》方中占18%。细说如下: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金匮要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甘草汤、桂枝甘草汤、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芍药甘草汤、茯苓甘草汤、大黄甘草汤(《金匮要略》)、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近效方》术附汤(《金匮要略》)、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白术附子汤(《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麻黄附子汤(《金匮要略》)、芍药甘草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真武汤。28方中,用附子者有一半。可见温阳散寒,增进新陈代谢机能,为第一要义。

经方之精,无与伦比。

待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pz/287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