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伤寒论》条文里,所有用来治病的方剂,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外驱邪扶正法,其精髓贯穿《伤寒论》始终。
驱邪方法,亦是采用汗吐下三法,使邪气更趋于快速准确的排出体外,在表者,适于用汗法;在上者,适合用吐法;在下者,适合用下法。下法又分为从大便下法和从小便下法。
其中汗法又属于《伤寒论》诸多遣方原则的灵魂所在。在《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其中桂枝和麻黄明显有发汗作用,原文却提到不可发汗,很容易看出是不可大发汗,所以在《伤寒论》中有许多条文提到不可发汗其所指仍是不可大法其汗。
伤寒论原文即使是少阳病作为半表半里证,言之不可发汗,但观其方剂主成,亦有少量走表药,生姜。这是怎么回事呢,可能这里面说的不可汗法,指的是不可以用麻黄之类的强发汗药,但在疏通半表半里的邪气的同时仍应该用少量发汗药引邪气从表而走,同样是给邪以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