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的价值与临床体会

在姚荷生研究室进修时,黄利兴老师曾说平脉时耳朵离病人的手腕近会平的很准。

有人说脉是四诊之末,还要费上那么多时间来平脉,抓主证就可以迅速开方,日诊百人哪有时间去平脉,平脉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

有人说脉是万能的,单凭一个脉象就可以应付临床错综复杂的疑难杂症,尤其是金伟先生凭脉即可诊断你身上的肿瘤有多么大小,患者直呼华佗再世越传越神,所以吾辈要向金老师学习。

曾经有段时间非常重视脉诊,临证中也总结出一些脉象的小技巧如桂枝汤定位在右关浮取大而无力时,右尺洪大脉再兼头晕就用到了补中益气汤,左关尺弦有力并且有腿疼证会用到养肝阴通络,右尺脉弦而有力加症状胸痛会用到瓜蒌薤白桂枝剂,有时也能为病人解除病痛。

脉象对病因的诊断有一定优势,风邪会浮脉;寒邪会紧脉;暑会洪大脉;湿邪会濡脉;燥邪会弦刃脉;火邪数脉;脉对病位的诊断是短板,关脉大多反映中焦的病,但是三焦还是一焦,如果是下焦的水饮也可以上逆冲胃的,寸脉和尺脉更会难辨,比如痰热壅肺一般会认为反映在右寸,那难道右关脉不会滑脉。病势在临证中更有参考价值。

对于临床中一般的疾病脉是不用平脉的,当今的人大鱼大肉的吃,夏天喝着冷饮吹着空调把湿和热都闭在了体内,所以脉管大多是浊而无力,所以脉的参考价值会打折,脉病人不病也不过如此,对于复杂的多个病因错杂,病机新老交叠,厥阴少阴混杂寒热不清的情况下,这时的脉可以反映寒热的真假。数脉也可为寒,越有力的脉越虚。

中医的诊断方法屈指可数,脉是唯一可以反映气血阴阳的变化,如果你的中医理论出神入化通过问诊也可以开方,你可以会而不用。反之一定要潜下心来细心体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pz/638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