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国庆的时候,晚上我一个人值班,闲着无趣就在钻研气机的升降,突然想到了我们经常吃的酸辣汤,蕴含着中医的智慧,最近颇有成果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中医的历史长河中,有好多的医师在琢磨,到底怎么才能,最直接最根本的调理人体,其中我很喜欢的一个流派就是李东垣的补土派,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一句话,肾是我们的先天之本,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是生化之源,先天是我们的肾精肾气,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后来成长的再如何,就看我们的脾胃了。对于我们身体来说,上面是阳,而下面是阴,中医讲究的是天人合一。
所以阳气应该是向下的,而阴气就是向上的,这个就组成了我们气机阴阳的升降,只有阴阳平和,我们才不会生病,大家可以看一下八卦图,淡的是阳,而深色为阴,白色的鱼头指的就是阳气,是向下的,而黑色的就是阴气,鱼头一定是向上的,也是这个道理。
那在阴阳中间呢,就是中气了,说的就是脾胃,脾为孤脏,中央之土,是处于阴阳之交,也是气机阴阳的枢纽。
就拿清代名医黄元御为例,他所有的书籍医案都非常强调脾胃的枢纽作用,他认为一个人的脾胃虚弱了,那么整个人的气机阴阳升降就会出现问题,阴阳失衡,大大小小的毛病就出来了,积少成多,时间越久,疾病就越重。
那中气不败,人就会生机勃勃,脾胃虚弱呢,水湿痰湿就会内聚,水泛土湿,然后中气就会虚败,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气血匮乏,就会导致百病丛生,所以他在治病的时候就喜欢强健脾胃,让气血充盛,升降复常,经络通畅,百病自消。
那和大家举一个医案吧,我用一碗“酸辣汤”治好了一个青壮小伙。
他从初中的时候就有手活的习惯,到了高三甚至一天一次,大学后又交了几个女朋友,现在27岁问题就来了,身体一塌糊涂,很容易感到疲累,经常地出汗,腰膝酸软,怕冷但是又很容易上火,情绪还很不好,没办法专注于办事,很容易心烦焦躁,平时欲望很大,但是功能越来越弱,甚至到最后临门不举,自己极度缺乏自信,就主动提成了分手,求了很多医,补了很多肾,都是一开始有点效果,但是最后还是不行,甚至有人说他是心理上的疾病。
最后我是怎么给他治好的?其实这个小伙子他不能算是一个病,而是全身性的亚健康问题,小毛病很多,所以不能局限于补肾,我想到了医圣张仲景的一个思路,对于失精患者,我们可以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来调理。
这个方子是干嘛的?是调理脾胃的,具有很好的补充中气的作用,但是我们用先人的方子,又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灵活多变一些。
因为古人和现代的环境和体质是不一样的,张仲景把桂枝汤又叫做小阳旦汤,是用来升举阳气的。
加入了饴糖,然后再倍用芍药,也就是小建中汤,那如果再加个黄芪啊,就是黄芪建中汤了,所以说呢,我们这个方子的思路就是调补脾胃,然后加入龙骨牡蛎啊,来滋补精血,阳气是需要精血,才能不过于的干燥,并且能够更好的留存于体内。
虽然说一个补肾的药都没用,但是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个小伙子已经基本康复。
这个汤呢,我喜欢叫它为“酸辣汤”,为啥呢?这个喝着整体是酸酸辣辣的,干姜桂枝都是辛辣的,芍药是酸的,甘草还有饴糖等,都带着甜味,然后有回甘的味道,当我们不想吃饭的时候,胃口不太好,怎么办呢?喝点开胃的,酸酸辣辣地下去,就很舒服,所以好多饭店里的酸辣汤卖得很好。
从药性赋里我们知道,辛是向外发散的,发散为阳,而酸是向下走的,收敛的作用,《黄帝内经》里是这样说的,酸苦为阴,辛苦为阳,这样有收有放,阴阳气机平和,这碗“酸辣汤”就是这样来调理问题的。
帮助我们打开脾胃,促进阴阳气机的运转,脾胃充足,气血中气足够,我们的身体也就有了恢复的可能,所以说这碗“酸辣汤”本质上还是调理脾胃的,通过脾胃来调和阴阳。
那我们平时喝的酸辣汤呢,主要是胡椒粉和醋是吧,胡椒粉它是干嘛的?具有暖中散寒的作用,发散升举阳气,醋酸呢,来向下收敛,所以这碗“酸辣汤”蕴含着很多中医治病,中医养生的智慧,中医并不是肝病治肝,肾病治肾这么简单,而是整体的,系统的,辩证的去治每一个患者,这才是真正的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