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第4周,这个星期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另外一首源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剂:麻*杏仁甘草石膏汤。
这个朴素而长长的方名,一般会被大家简称为“麻杏石甘汤”或者是“麻杏甘石汤”。
为什么我们没有选择通常《方剂学》教材会选用的麻*汤,而选了这首组成相近的麻杏石甘汤放在第4周来学习?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我们现代人的所处的环境和体质与东汉时期有许多的不同。东汉时期天气更为的严寒,而且人们也没有更好的避寒保暖的措施,所以那时的人们通常都会腠理更为紧实,也更能经得起峻烈的发汗药。而到了我们这个时代,这种使用麻*汤一汗而解的机会就比东汉时期少了许多。
而麻杏石甘汤虽然和麻*汤只差了一味药,但是由于里面包含了一味清热的石膏,所以它就不是单纯发汗解表了,在现今社会反而有了更多的使用机会。
关于本方的理法方药及医案,就让我们一起在这个星期里逐一展开学习吧。
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去节,四两杏仁去皮尖,五十个
甘草炙,二两石膏碎,绵裹,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第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仁甘草石膏汤。
四两麻*八两膏,
二甘五十杏同熬,
须知禁桂为阳盛,
喘汗全凭热势操。
——《长沙方歌括》
在《伤寒论》中,麻杏石甘汤是和桂枝汤一起对比讲出的,那么,本方和桂枝汤有什么不同?让我们期待明天的方论内容,去一起深入理解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杨东晨
排版:钱依阳
医者张林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