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来源与习俗知多少更有手抄报优美诗词

北京酒渣鼻医院地图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35.html

中秋节是中国的民俗。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是中国的民俗。

为什么叫“中秋”节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正好在节气“白露”和“秋分”之间。天文学上的秋分点,正好是太阳照射到地球赤道上,这时一天的白天和夜晚等长。八月十五,约在“秋分”前后,俗称“八月半”;又逢十五月圆,也称为“月夕”,也有人认为七、八、九月为秋季,八月在中间,所以通称为“中秋”。

中秋节来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会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称为“秋报”。后来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到了唐宋年间,中秋节逐渐成为固定的节日。

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时节,气温凉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中秋节习俗

中秋为象征团圆的节日。旧时蜀地习俗甚多,各地略异,至今旧俗多废。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除了吃月饼外,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将桔子挖空,点上蜡烛,悬於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主要有以下几种:

01

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清道光《忠州直隶州志》:八月“望日为‘中秋’。以瓜、饼、梨、藕相馈,设酒食赏月。”

02

拜月求团圆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立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民国《合川县志》:“八月十五日‘中秋’,市民多买饼果麻糖橙糖,又以糯米作餐饼,陈于月下,燃香烛以供。卑幼依次拜尊长,尊长必予以饼果。谓“团圆”也。

03

吃月饼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民国《广安州新志》:八月十五夜为‘中秋节’。制月饼相馈遗,陈茶果祀月。”

中秋节诗词

最著名的中秋诗词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已至,你是否,人月两团圆?如若爱,请深爱,携手明年佳节起,两情相悦长惜缘。

最从容的中秋诗词

《一剪梅·中秋无月》

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

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

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

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

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中秋佳节,把愁绪酿成酒,一杯敬满园金菊,一杯敬缺月梧桐。

最灵动的中秋诗词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愿作一枚白昼的月亮,不求眩目的荣华,不淆世俗的潮浪,每日倾洒月光,照耀清窗。

最美妙的中秋诗词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把祈愿捏成一个圆圆的月亮,将思念酿成一杯香甜的桂花酒,在如水的清辉中,聆听月下感动季节的一弦旷世乐章。

最怅惘的中秋诗词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常常抚摸着苍茫的夜色,在彷徨中裹挟一种莫名惆怅,也曾常常眺望着遥远的远方,在深夜的思念中泪眼模糊。

最清欢的中秋诗词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静夜凭栏,皓月当空,银蟾光满,任由一缕思绪在秋风明月中翩飞起舞,仿佛带着梦幻的翅膀,悠悠然步入一片缱绻的宁谧。

最忧虑的中秋诗词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人之代谢无穷,月之圆缺有序,这都是人类无能为力无法违背得了的事情。但,每当明月当空的时候,心还是会翻起一股微澜……

最欢喜的中秋诗词

《中秋月》

明·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穿过岁月的烟尘,那一轮洗尽铅华的冷月,背负着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踏着唐诗宋词的风采,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从远古走来。

最有趣的中秋诗词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

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

桂枝撑损向西轮。

月光撒落一地的温情,千里清光依旧,万目心思同源。若天上没有修月人打理月亮,这桂树怕是要撑开月幕了吧?

中秋节手抄报

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zp/197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