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诊堂中医馆
传统中医精湛技术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妇科疾病热入血室
患者,女,43岁,年4月17日初诊。
患者近1年来月经提前,常伴口苦、咽干,近4个月出现经间期出血。量少、色黯红、有血块,无痛经。之后,患者出现咽痛,伴自觉身体发热,次日出现小腹部酸痛,医院就诊,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84.6%。体温38.5℃。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4月17日凌晨,全身出现皮疹、痒甚。自述:自觉发热恶风,下腹部酸痛,口苦,咽干,偶有恶心、心慌胸闷,头晕,大汗出,全身皮疹、色红、痒难忍,纳眠差,二便调,舌黯红,苔黄厚,脉沉细弦。既往体健。
优诊中医馆中医师:
中医师在查体时发现:前胸、后背、双手掌心出现散在红色丘疹、瘙痒;左下腹压痛。
妇检:宫颈中度糜烂,有触血;子宫前位,稍大,质中,表面不平,压痛;双侧附件稍增厚、无压痛。辨证为热入血室证。治以和解少阳、调和营卫。
中医治疗方法方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柴胡9g,黄芩12g,太子参12g,清半夏9g,甘草6g,大枣6g,干姜5g,桂枝5g,赤芍15g,金银花10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后,复查血常规、CRP、红细胞沉降率均恢复正常,无发热,皮疹消失,口苦、咽干、大汗出均明显好转,余症若失。
总结.
热入血室,是指妇女在经期或产后感受外邪,邪热乘虚侵入血室,与血相搏所出现的病证。小柴胡汤在经主气,在脏主血,热入血室用之,乃借少阳之枢以为泻厥阴之用,调经气而行散瘀结之功,具有“开门缉盗”之妙。此方乃太阳少阳合病之主方,半量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治在半表半里,运转枢机;半量桂枝汤解表和营卫,以化气调阴阳。本案患者于经期感受外邪,致少阳枢机不利,故见自觉发热恶风、口苦、咽干、纳差;肝经“环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少阳枢机不利,亦致下腹酸痛,偶有恶心感、心慌胸闷等;肝经“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肝失疏泄,而致头晕、夜眠差;大汗出、发皮疹乃为营卫不和之证。总之,本案乃太阳少阳合病,故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将原方人参改为太子参,以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扶正祛邪,防邪内入;将桂枝汤中白芍易为赤芍,取其色赤入血分,和营清血中之热;以干姜易生姜,温运脾阳,亦制柴、芩之苦寒,以防戕脾胃之气;辅以少量金银花清热解毒、疏风散邪。诸药同用,即收佳效。
调理身体需对症用药,一旦用错药,往往适得其反,切勿自行用药,如需用药,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请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参考资料:[1]保健品骗局为何盯上老年人?舆论呼吁监管常态化!.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05-04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推荐热文-
走进
优诊
优诊简介招聘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