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表实证第七十八
张金吾藏书志宋白沙许叔微知可述。先列病证,后论治法,剖析颇精。是书诸家书目俱未著录,伏读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云:叔微书,属辞简雅,不谐于俗,故明以来,不甚传布。是则因传本稀少,故藏书家俱未之见欤?陈振孙曰:叔微有伤寒治法八十一篇,未知即此书否。
伤寒表实证第七十八
羽流病伤寒,身热头痛。予诊之曰:邪在表,此表实证也,当汗之。以麻黄辈,数日愈。
论曰:或问伤寒因虚,故邪得以人之。今邪在表,何以为表实也?予曰:古人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为病则实。盖邪之人也,始因虚,及邪居中反为实矣。大抵调治伤寒,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何以明之?有表实,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予于表里虚实《百证歌》中,尝论之矣。仲景麻黄汤类,为表实而设也;桂枝汤类,为表虚而设也;里实,承气之类;里虚,四逆、理中之类。表里俱实,所谓阳盛阴虚,下之则愈也。表里俱虚,所谓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也。
按:伤寒太阳经证有二:一是“表实证”,一是“表虚证”,分别用麻黄汤和桂枝汤治疗。太阳病虚实的关键在于卫阳正气的强弱,如卫阳正气较强的,正气抗拒风寒邪气的力量较强,体表肌腠比较致密,故临床上呈现无汗,脉浮紧张有力的特点,则见表实证。而卫阳正气较弱的,奋起抗拒风寒的力量较弱,体表肌膝比较疏松,故临床上呈现汗出,脉浮弛缓无力的特点。这也是表实证用麻黄汤专力攻邪,表虚证须用桂枝汤攻中带补的理由所在。在八纲辨证中,表里虚实占有重要地位,表里的辨析不仅可定病位的深浅,更重要的是决定治疗的先后顺序,一般而言有表证须先解表后攻里。虚实是以邪正盛衰为依据的,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实的辨析决定着治法的补泻。表里虚实辨明之后,寒热阴阳的辨析就较容易,寒热是据机体阴阳的虚实而定的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阳二纲是对八纲的统率,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由此可见,表里虚实的辨析最为重要,故许氏强调:“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但需明确八纲辨证之表实证与伤寒表实证有一定区别。八纲的表实证指从外邪盛实于表的各种病证,包括风寒、风热、风湿等各种外来邪气所致的各种表实病证,其中包括伤寒表实证,二者有广义和狭义的关系。正如《景岳全书·虚实篇》所云:“表实者,或为发热,或为身痛,或为恶热掀衣,或为恶寒鼓栗。寒束于表者,无汗;火盛于表者,有疡。走注而红痛者,知营卫之有热;拘急而酸痛者,知经络之有寒。”
-END-
有用就扩散
有用就点在看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许叔微医学全书》
作者:许叔微,编辑整理/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