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先生在江南做学官的时候,每次考试,他都亲自批阅试卷。阅卷时,他在中堂把几案连接在一起,把要批阅的试卷依次摊放在几案上,旁边放上一坛酒、一口剑,一手拿着毛笔,一目数行地批阅。每当批阅到好文章,他就喝上几杯酒,来表达心中的快乐;批阅到文理不通的考卷,就拿起剑舞上一通,来抒发心中的烦闷。凡是有真才实学的考生,全都被选拔上来。
吴中的冯梦龙,也是他的门生。梦龙的文章有不少是嬉笑玩耍的文字,如《桂枝儿》,小曲和《叶子新斗谱》,都是他写的。那些轻薄的青年人看了都着了迷,以致有不惜倾家荡产的。他们的父亲和哥哥一同起来攻击斥责冯梦龙,闹得不可开交。偏巧熊先生请假回家了,冯梦龙就乘了船沿江而上,到熊先生家去请他帮忙解决。两人见面的时候,熊先生忽然问:“全国都在传诵你的《桂枝几》小曲,你给老夫我带来了几本吗?”冯梦龙窘迫不安,不敢回答,一连声地责备自已,接着,他说明了千里迢来请求帮的意思。熊先生说:“这事容易解决,你不必忧虑。我先给你弄了饭吃,然后慢慢地帮你想办苦。”
一会儿,端上来一盘鱼干、一盘豆腐干和盆小米饭。冯梦龙面有难色地拿起筷子来吃。熊先生说:“每天挑吃精美的饭菜,吴中一带的书生大都是这样。像这样粗淡的饭菜,自然不是用来招待你的食物。但是大丈夫立身处世,不应当在饮食上浪费精力。粗糙的米也能够吃得饱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熊先生大口吞食,吃得很香,冯梦龙勉强吃了一小碗。吃罢饭,熊先生走入内室,很长时间才走出来,说:“我有一封信,你顺道交给我的老朋友,不要忘记了。”而冯梦龙请他帮忙的事,他似乎忘记了,并未答复什么,却抱了一只冬瓜送给冯梦龙。
这冬瓜足有几十斤重,冯梦龙吃力而恭敬地接过来,心里却很不满意。冯梦龙力气小,还没走到船那里。就把冬瓜扔掉了,然后摇着船离去。行驶了好几天停泊在一个大集镇,熊先生的老朋友就住在这镇上。
冯梦龙把信交去不久,主人就亲自来拜见他,把他请到家,不大一会儿,就摆上了华美的宴席,请来了歌喉清亮的漂亮歌妓。宴席结束后,主人向冯梦龙作了一揖,说:“先生您的文章闪耀着彩霞般的光华,您善辨的才华像流动的珍珠。天下的读书人没有不伸长脖颈端起脚跟,希望见到您。今天您亲自光临寒舍,这是老天赐给我的荣幸。但是考虑到这里地处吴楚之间,风景不美,我家房舍又简陋,怎能配留您这才高望重的人住下?因而,我恭敬地准备了一点礼物。来搞劳您的随从,请您不要推辞。”
冯梦龙弄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婉言道谢,告别主人。原来主人早已派人把三百两银子拾到船上了。冯梦龙回到家后,才知道熊先生给当权者写了信,他被人攻击的事情已解决了。熊先生本来就喜爱犹龙子(冯梦龙号犹龙子),惋惜他过于炫耀才华和名声,故意怠慢他。又考虑到他路费不够,就半路上借朋友的钱来周济他;至于冯被攻击的事,他则写信悄悄地为他消解。熊先生英明而豪爽的举动,就是这样的使人不易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