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赵医生。现在天气一冷,很多人身上的小毛病全都出来了,脚凉腿凉、腰膝冷痛、颈椎病、关节炎、四肢僵硬,而且还特别怕冷,感觉身上哪都是凉的,怎么也暖不热,上个楼梯都需要人搀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在中医上看来是因为体内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导致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在《*帝内经》上讲: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意思是说风寒湿侵袭我们人体之后,会导致身体里面的气血运行不畅,再加上风寒湿邪的影响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疼痛、麻木的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关节肿胀、变形的情况。那这时,我们应该怎么治疗呢?
赵医生给大家分享一个方法,先温补阳气,然后再祛除体内的风寒湿。为什么这样要补阳呢?其实,在中医上讲阳气具有防御外邪的作用,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防止外面邪气的侵袭,其次呢它还有温煦推动的作用,不仅可以把阳气灌满我们的全身,还能推动我们体内气血的运行,使我们的筋骨关节得到气血的濡养。这样那些症状,自然就减轻了。这个时候,我们再去清除体内已经有的风寒湿,就会轻松很多。那我们要怎么治疗呢?
我们可以参考医圣张仲景给我们留下的方子叫桂枝芍药知母汤,它可以补足我们一身阳气,还有散寒湿的功效。下面,我们就来好好来看一下它是如何补阳散寒的。
桂枝芍药知母汤主要是由桂枝、芍药、甘草、麻*、生姜、白术等这9味药组成。
首先是桂枝、附子、生姜这3味药是用来补阳的,这几味药都是大辛大热的药物,不仅可以温通经脉,还有助阳化气的功效,可以把阳气灌满我们身体的每个角落。
其次就是防风、麻*、白术这几味药是用来祛寒湿的,它们主要是把我们体内的风寒湿,通过发汗或者是小便的方式给排出去。最后就是芍药和知母这两味药,这两味药具有益阴清热的功效,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防止那些辛热的药物,损伤我们体内的阴液。最后又加了甘草来调和脾胃,使这些药物得到更好吸收。
这个如果温阳散寒的方子,大家都学会了吗?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先去找医生对我们的症状进行辨证,在这个方子上进行加减,对症用药,才更有疗效。请不要私自用药,以免引起更严重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