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医里头,用于“通脉”的方子。
哪一张方子呢?这就是当归四逆汤。它的组成是这样的:
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所有这些,水煎服。
这张方子,是怎么通脉的呢?
我们从现实生活中,最普遍,最常见的症状说起。这就是小腿抽筋儿。
我给你讲一个案例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是63岁。
这个人,腿脚从来都不太好。尤其是冬季,行动起来多有不便,自觉腰腿疼痛。但是,客观地讲,日常生活还算过得去。
因此,他觉得,能将就就将就吧,没去过多治疗。
到后来,大概是两三年前吧,他的问题加重了,这就是一到冬天,他在天快亮的时候,偶尔会小腿抽筋儿。
一旦抽筋儿,那个疼啊,没法形容,肌肉仿佛冻僵了一般,局部又冷又痛,无法屈伸。
怎么办?他就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细,舌色暗淡,苔白,身体比较瘦弱。患者自述,从先穿棉裤睡觉,被子里放热水袋,能好一些。而现在,无论怎么努力,它该抽筋儿还是抽筋儿。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当归,桂枝、木瓜,白芍,细辛、通草、制附子、甘草。
所有这些,每日一剂,分2次温服。
结果如何?患者连服5剂,凌晨就不抽筋儿了。接着再投3剂,患者竟然诸证消失,局部温热舒适。而且,从那以后,这个困扰他和老伴儿两三年之久的毛病,再也没犯过。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
之所以把这个验案拿出来讲,原因是它特别具有代表性。因为在即将到来的冬季,因为寒冷而腿脚不便、疼痛,甚至抽筋儿的人,很多。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对此感受更深。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情况呢?中医讲四个字,这就是“血虚寒凝”。
冬天,气温很低的时候。一旦发作,就局部冷痛。可见,这个病和寒邪有关系。寒邪来了,凝滞经脉,血脉由此不通,不通则痛。
但是,冬天气温低,这是普遍现象啊,也没见人人抽筋儿啊!这就要考虑到另一层因素,这就是患者血虚,身体阳气不足。血虚,不能濡养经脉,阳虚,不能温养四肢,也就是说,他的正气不足,这才让他无法抵御寒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邪气就专找你的麻烦。
上述这个患者,就是这样的,你看他年过六旬,身体瘦弱,舌质淡暗,苔白,脉细,这足可见是血虚气弱之体。
因此,要想解决他凌晨腿抽筋儿的问题,就必须补血、温阳、散寒。如此,才会打通他的经脉、血脉。脉一通,病才能好。
医家开的这个方子,你细看,就是当归四逆汤,去掉大枣,加上木瓜和制附子。
其中,当归和白芍,是用来养血的。脉者,血之府也。养脉通脉,你必须养血活血。只有血好,才能养脉。只有血通,脉才能通。故而,当归和白芍,养血活血,这是第一步。
医案里,白芍重用,目的也是起缓急止痛之效。
接下来再看,其中的桂枝和细辛。桂枝,温阳解肌,细辛,则可以散寒,且性善走窜而通经络。两味药配合,就好比一股温热的旋风,把深藏在经脉深处的寒邪,搜剔出来,驱散掉。
通草,没别的能耐,只是通经脉。在它的引领下,血液和温阳之气,可以更好地畅行。
大枣,则健脾养血。甘草,调和药物。这就是当归四逆汤。
由此,你能看出来,它其实就是养血温经通脉之剂。既能养血,还能温经散寒。
在这个基础上,医案里加入善于舒筋活络的木瓜,以及大补阳气的制附子,加强温阳扶正之效。这就让患者体内的阴寒之邪,更没了藏身之所。仿佛太阳出来了,见不得人的小鬼儿们,望风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