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松径馀花落,半亩荷风带露披。”
丽媛姐尽用诗之语言,评述自己春去夏来学习《填词三百体》之感悟及所得,且不论武老的原词曼妙的语句与深邃的思想,单就本文作者词评的语言,足以激发读者诗意升腾,诗心融化。只有诗词功底深厚者,才能把众多诗句自然而然地的留于脑际、凝于笔端、化于文中。
我亦用李白一句诗“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表达我对她与武正国先生的敬佩之情!
佳作赏评
此情可待留长忆郭丽媛
学习和欣赏《填词三百体》这就告一段落了,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吧!
武正国先生的《填词三百体》共用个词调,填写个词体,这是一个多么浩大的工程?山西大学教授阎凤梧先生评价说:就使用词调和填写词体多少看,可谓“ ”。这是一次对词的“系统学习”。其历时之长久、用功之深入、创作之勤苦,至少在山西诗词界是绝无仅有的。
词为中国古代 美之文体,虽说不能尽言诗之所言,然而又能言诗之所不能言。武先生的《填词三百体》,除了专门对词牌本身的研究以外,还要通过运用这个词牌创作出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的 词作,使命担当,用心良苦,难能可贵,实属不易。这是一种人生的高度,一种人生的格调,一种人生的境界。
诗言志,词为心。
在“调有定字,字有定声”的格律要求下,在古为今用的前提条件下,单从学习和欣赏词作内容来看,武先生往往在词作中借景生情,借物抒情,借事寓情,无论是古今中外,还是国计民生;无论是英雄人物,还是家国情怀;无论是江山社稷,还是闲情逸致;无论是纵情山水,还是深情咏怀;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友人亲情;无论是赞颂真善美,还是抨击假恶丑,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以贯之,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一切景语皆为情语”,每一首词都流露出古古的韵味和新新的真情,怎一个情字了得。
1、情到深处自然浓
例如这首《破阵子·昔日》:
昔日年轻力壮,今天发脱须苍。爱恨悲欢情自察,苦辣酸甜味备尝。人生一路香。围绕机关投影,萦回公务牵肠。大政参谋充配角,小事权衡定主张。功微也发光。
词中状出的,就是武先生自己的人生轨迹。从机关普通干部到省级领导的重要岗位,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态度和风雨历程的人生积累。这阙《破阵子》,当然离不开造境、叙事、说理,但能做到把境、事、理三者不露痕迹地楔入情中,把丰富的感情藏匿在字里行间,倘若细细咀嚼,其味尽在心头。“苦辣酸甜味倍尝,人生一路香”。真可谓“胸中真情堆叠,酿出笔下生花”;又可谓“满腔心事连广宇,一字一读总关情”。
再如他的《叠萝花·游京郊雁栖湖》:
举首望长城,蜿蜒山际。脚下湖边雁嬉戏。准时眷顾,尽享秋虫肥美。夫妻形影伴,心相系。人世亲情,同禽无异。出动全家乐休憩。小孙乱蹦,爷奶忙呼留意。忘乎天色晚,游兴醉。
全词照例紧紧围绕一个“情”字铺陈展开。
武先生在游览的时候见景生情、触景言情、借景抒情。词作中那种相濡以沫的夫妻情、母慈子孝的儿女情、天伦之乐的爷孙情,情景相携,层层叠现,尤为感人肺腑。特别是尾句“游兴醉”,一个“醉”字画龙点睛,看似陶醉在雁栖湖的自然景观中,实则沉醉在“夫妻情”、“儿女情”、“爷孙情”的人伦温暖之中。
必须说,这种细腻而真实的描写,是武先生心弦的拨弹,显得那么醇厚而浓烈,持久而悠长。
2、情疏迹远只香留
例如他的《探芳信·种子》:
望田野,绚丽百花开,青苗静雅。配草坪油绿,随处展诗画。引来蜂吻芳香蕊,酿蜜添佳话。有谁知、种子悄然,运营地下?泥土为凭藉。演绎基因,破解密码。养料丰盈,育芽发、不言价。掏心掏肺全无悔,空剩皮方罢。己消亡、乐促新生转化。
在这首词里,武先生以世所熟知的“种子”为话题,以情说事,以小见大,抓住种子的特点,为熟视无睹的种子赋予新的意趣。循着自己一贯的语言风格,在自然平淡中表达了丰沛的思想情感,喻情说理,寓理于事,事中含情,情理合二为一,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
还如他的《扬州慢·读姜夔词并游扬州》:
白石清词,扬州慢调,感怀世事兴衰。遇闲时偶读,竟令我生悲。小南宋、偏安一角,国家分裂,面目全非。可怜它、淮左名都,空荡蒙灰。今春谷雨,也来游、顿觉心怡。尽百姓平民,成群结队,交织长堤。二十四桥招手,绿茵里、童闹莺啼。幸政通人睦,古城焕发新姿。
纵观全词,情之所至,情之所钟;引经据典,脉络清晰;由古及今,由彼及此,由思及述;情以物兴,情以人兴,情以景兴;移情入景,咏景抒情,借景寄情。
3、一枝一叶总关情
例如武先生的《满江红(仄韵)·园林工》:
绿树成荫,枝头鸟、嘤鸣窃窃。芳草地、欣然来往,几多蜂蝶。艇驶平湖飞浪激,人歌长岸谐音阔。有这般、美景供休闲,如天设。朝迎日,归戴月。春洒水,冬除雪。四时忙奔走,不知停歇。遍体任凭污土染,全心呵护园林洁。立花丛、微笑沐微风,颇愉悦。
这首词的词情词意真好。从触景生情到借景抒情,从以景及人到小中见大,平凡人其实不平凡,景色美而园林工更美。“如天设”的美景恰是人创设的美景,设计师就是那些“遍体任凭污土染”仍旧“微笑沐微风”的园林工人,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