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药记桂枝

桂枝

辛;甘;温

肺;心;膀胱经(《长沙药解》提出入肝经)

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切片生用

桂枝饮片

药性

桂枝味甘,辛,性温。根据四运五气原理,辛、甘属阳,桂枝是一个纯阳中药。

辛可以发散,甘可以温煦,性温可以助阳温运,所以桂枝不仅是一味发散表寒的药物同时还是治疗阳虚不足的药物。

发散之中含有温运,温运之中含有发散。

桂枝补益作用不是很强,所以不归属于补益药,但是因为它性温所以具有一定助阳作用。

产地分布

桂枝是肉桂树干燥嫩枝,生长在亚热带为主,原产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省区,越南的桂枝 。肉桂树是深根性树种,宜选择在靠近水源排水良好的平坦坡地或闲置荒地,以土壤深厚、质地疏松、湿润肥沃的沙壤土为 。

桂枝一般在春、夏季节采收,取其生长之性。在去除叶后直接晒干或切片晒干即做成饮片。其植株为树,树枝主要为传递土壤营养和水分的通道,因为在湿润环境下生长,营养充足,同时在亚热带气候下,其性燥;采药取嫩枝,因为嫩枝是一个处在生长过程的状态,所以木性生发之能很强。

入药桂枝辛善走动,性温、可化气行水。

主治

桂枝除了治感冒,在心血管、风湿、妇科疾病方面也有丰富应用。

首先要理解,中医中药的使用,是以辨证为核心的,不会拘泥于哪个系统,也不是头痛治头足痛治足,是尝试找到引起疾病的根本,然后从源头去化解它。比如这个患者心悸心慌,或者肚子冷痛、甚至闭经痛经,这些在西医看来八竿子打不着的病症,或许会让你去看心血管内科、消化科和妇科,分别治疗。若给中医看,认真辨证发现,患者有寒凝血滞、心脾阳虚等,那这些症状很有可能通通由这个引起的呢,于是就可以用桂枝了(当然要配伍其他中药一起用),或者选用针灸的方法来辅助治疗。

同时,桂枝也是一名冲锋勇士,穿通能力强,打通阻滞,但是要彻底扫荡干净,收复失地,要安抚民心,单一靠桂枝兄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中医治疗时有点像排兵布阵,先让勇士去冲锋,打开局面后,再派后续补充,这样才能根本解决问题。好比上面的例子,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寒凝,打通之后怎么补,这个人受不受得了猛补,还要考虑病情的变化。

方子

桂枝自古就是中药中的一味要药。

《伤寒论》方中有38个方子用到桂枝既显示桂枝在经方中的重要性,又因为绝大多数经方现今在临床中仍被广泛应用而突显桂枝的有效性。

1、助阳解表

外感风寒实证:麻黄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葛根汤,麻黄加术汤

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

2、助阳通经

寒凝经脉: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当归四逆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加术汤

热郁经脉:白虎加桂枝汤

3、助阳温补里虚

心阳虚: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加桂汤,炙甘草汤

脾阳虚: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

4、助阳除里实

痰饮聚肺:泽气汤,桂苓五味甘草汤

痰阻胸阳:枳实薤白桂枝汤

脾胃湿阻:苓桂术甘汤

水聚膀胱:五苓散

血瘀下焦:温经汤、桂枝茯苓汤、桃核承气汤

注意

桂枝入药后作用人体,会根据人体不同体质而不同:

体寒的人服用桂枝,不会上火,而体热的人服用,则出现上火的情况。也因为不同地域的气候原因,以及当地人群的体质偏颇,桂枝在北方或者中原稍冷一些的地区,使用得更多一些。同时,温热病、阴虚阳盛、血热妄行、月经过多、孕妇都是不宜使用的。

桂枝没切成小片片前长这样,偏红色的小嫩枝

总结

桂枝(肉桂树)生长在雨水充足的亚热带,整株植物都以温性为主。桂枝看来与血管形似,外赤,故古人总结其为“行血分,走经络”,以通、化为用。万种方药组成中,凡有桂枝之处,都取其通络行血性温之功。

另外,不要没事自己抓来吃哈,要给中医看过才行。辛温之物不是人人适合。

生命大学,启迪与服务于生命成长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以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gx/176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