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就是病,发起来要人命鼻炎发作提示了

导读

应多位读者要求,本文解读鼻炎症状的发病机制。

鼻炎是比较顽固的疾病

也是让人很尴尬的一种疾病

希望本文对鼻炎患者有指导意义。

I导读:”过敏性鼻炎夏天冬天都不容易犯,而一到春秋天就犯。春秋天是一个什么季节?春天是阳气从阴出阳,秋天是阳气从阳入阴,过敏性鼻炎正是因为人体阴阳转换不顺利才犯的病——这种病,中医叫做少阳枢机不利。”非常之有道理!

过敏性鼻炎的关键病机是少阳枢机不利

作者/刘毅

一到春秋天,来看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很多,去年秋天我大概治了二十多个,最多的时候一天看了5个(一个多月前)。

都说过敏性鼻炎难治,很多人介绍了很多 方或者 中药治疗这个病。其实,过敏性鼻炎和别的病一样,只要辨证对路了,不是很难治。

一、病机分析

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早上一起床、或一遇到冷空气就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鼻痒、眼睛痒……这是一个典型的肺寒证,但按单纯的肺寒治,用麻桂方、大小青龙之类的治寒的方子治疗,效果并不好,这是为什么呢?

想一想,如果是单纯的肺寒,为什么冬天不犯呢?冬天不是更冷吗?所以,这个病是有与肺寒有关,但不单纯是肺寒。

过敏性鼻炎夏天、冬天都不容易犯,而一到春秋天就犯。春秋天是一个什么季节?春天是阳气从阴出阳,秋天是阳气从阳入阴,过敏性鼻炎正是因为人体阴阳转换不顺利才犯的病——这种病,中医叫做少阳枢机不利。

还有,过敏性鼻炎往往伴有眼痒、鼻子痒的情况,这是风象。

所以,过敏性鼻炎有三层病机:一个肺寒,一个是少阳枢机不利,第三个是伴有风邪。

很多人认为,麻*、地龙等西医研究可以抗过敏,麻*还可以治鼻塞,还有什么过敏方,所以治过敏性鼻炎就要用麻*、地龙等抗过敏,这种思路是不对的,当然也治不好病。

二、治法

、用小柴胡类方治疗少阳枢机不利;

2、用麻桂类方、干姜细辛等药治疗肺寒;

3、加上一些祛风的药,比如荆芥、防风、蝉衣、苏叶、菊花等。

三、非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辨证治法

过敏性鼻炎绝大多数是季节性的,还有少部分病人一年四季都犯,与季节没有关系。这种过敏性鼻炎就按肺寒加风治,一般我常用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越婢汤、麻*附子细辛汤、桂枝汤加上祛风的药,或合上玉屏风散,效果也是很好的。

四、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程和预后

来看中医的过敏性鼻炎一般都病了很多年,不会很快治好,一般要治一个月或者还多。一旦中医治好了,有的可能就彻底好了,还有的来年还犯,但症状就轻多了,再治就比较容易了。

五、过敏性鼻炎的预防

过敏性鼻炎根本原因还是体质造成的,犯病时治病,治好后还要调理体质,才能防止再犯。

过敏性鼻炎病在肺,但根在脾,脾虚脾寒是根本病因。调理主要用桂枝汤、小建中汤、理中汤、补中益气汤之类的方子为主。

网友留言:

名流(鸣刘南济)

作者总结的过敏性鼻炎病因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肺寒、风邪,很有道理,实为临床经验丰富者。

我治此病的体会是:.晨起喷嚏多见。晨为一日之春,木旺于春,此病此特征与肝胆有关。2.喷嚏声如裂帛,多实证。3.流清涕势如大雨滂沱而清稀,虽有寒、湿(水饮),但热亦有之。喷嚏连续而津液来不及浓缩,故里热亦有见清稀之涕者。治此病的思路:肺开窍于鼻,肝属木,旺于春(晨),肝经流注衔接于肺经。肝气、肝热诸因犯肺,肺金不肃不能制木,故用清肝降气,温(肃)肺利水(导水下行)法。用此法治多例有效。另外用《湿润烧伤膏》涂于鼻腔亦有效(适用于偏热者)。关于过敏之说:消除病因即是脫敏,祝谌予先生过敏煎用乌梅五味子为酸敛之药,具有敛肝之效,亦可证上说(敛降肝逆)。

开心一笑.王彦权

讲的好!鼻塞,眼痒,鼻子痒,打喷嚏可看成太阳表证;反复出现,春秋季易复发,少阳证;很多人兼见鼻子干,口干,有浊涕,兼阳明之热。麻桂剂,小柴胡,有阳明热者可佐石膏。

云游郎中

对于过敏性鼻炎,作者总结为“病在肺,根在脾”是非常有见地的。脾胃中寒正是过敏性鼻炎的病根所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篇》中就说: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所以,过敏性鼻炎在治好标后,善后必须温中,才不至反复也。

涵羽·養氣

春季易发,是地气上升而体外尤有春寒阻之,当升而不能升。秋季易发,是天气下降而体内尤有伏热阻之,当降而不能降。升降失调,寒热交战,故嚏作。治当,或疏外寒,或清内热,或兼而用之,使升降复常,病可向愈。

A老中医任永吉

很有道理受教了!我自己配制的滴鼻纯中药液,包括辛夷,苍耳子,防风等!效果也立竿见影!

宁万金

个人认为过敏性鼻炎其标在肺鼻,其本在肾。从肾论治,以金匮肾气丸合麻附辛加味治疗,已治愈多例,几年未再发。

晖盹

肺寒肺郁用酸咸,酸咸化辛辛补肝。鼻炎小龙柴胡湯,肝旺阳亢牡蛎潜。??

命甴己造

方子不错,跟我治自己鼻炎的方子差了两味药。我的还有茯苓和少量桂枝。鼻子痒痒是因为鼻子里面太干燥,一定程度后甚至流鼻血,正是肝风生燥,要祛风止痒。清鼻涕是肺寒。鼻塞是胃气不降,浊气全堵在那块。半夏必用的。桂枝和茯苓是为了健脾升脾阳气,干姜补其阳。确实能三副见效,因为时间问题没连续吃。等机会调理好了它

I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刘毅博客。作者/刘毅。综合: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gx/281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