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黄煌教授桂枝汤心得体会

标题

今天听了黄煌教授《桂枝汤》的课,收获颇多,把听课笔记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杏林小花(音频授权:已征得黄煌教授授权,节选部分录音。

桂枝汤

经典的太阳病方,传统的调和营卫方,具有平冲气、止自汗、除虚热的功效。适用于以自汗出、脉弱等为特征的疾病和虚热体质的调理。

经典方证: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12)头痛发热,汗出恶风。(13)下之后,其气上冲者。(15)外证未解,脉浮弱者。(42)病常自汗出者。(53)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54)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病人烦热---脉浮虚者。()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

方证提要:

气上冲、腹中痛、自汗、发热、脉浮弱者。

适用人群:

白瘦:体型消瘦、形容憔悴,面色苍白或黄白,缺乏光泽;胸廓扁平,腹壁薄,腹直肌菲薄而紧张;

舌诊:嘴唇暗紫,舌质淡红或黯淡,舌体柔软,舌面湿润或干腻;

脉诊:脉多虚缓,轻取即得,重按无力中空,状如葱管,一般心率不快,但也有数者,但必定无力,多见于血压低,或心功能不全证;

体征:容易出汗,尤以自汗为多;容易心悸,容易头昏晕厥,容易饥饿,容易有溃疡,容易失眠、多梦,容易疲劳、持久力差,对寒冷、疼痛敏感;

先天禀赋不足,年高体衰、平素多病者比较多见。

体质的形成大多与大病、手术、化疗、过度用药、月经期、产后、大出血、创伤、剧烈运动、极度惊恐、寒冷、饥饿等因素相关。

桂枝汤

桂枝汤适用面很广,有汗能止,无汗能发。《伤寒论》:“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可见桂枝汤调和阴阳,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自愈能力,达到改善体质、治愈疾病的目的。

桂枝汤中各药物的比例为桂枝:芍药:生姜:甘草=3:3:3:2.先不论剂量大小如何,此比例关系首先不可破坏,否则便不是桂枝汤了。

关于药后调护之法:服药之后,需盖上被子,再喝碗热粥,为使发汗。尤其应注意禁食生冷,需避风避寒。

本文节选《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版权归黄煌教授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本人会及时删除。

何庆勇教授的"类方-方证-主证”

类方--桂枝类方(特征:恶风,恶寒,舌淡)

方证:发热,恶风恶寒,有汗,头痛,颈项僵硬,舌淡,脉浮。

主证:发热有汗,恶寒,舌淡,脉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gx/288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