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斯宣
编辑:李邦源
卢某,男,29岁,工人。
患者年9月医院11天未能确诊,曾用止痛、镇静、消炎药治疗疼痛不得控制,而转中医治疗。
诊时见脐痛喜按,或俯卧于床,用衣被垫压痛仍不减。头出冷汗,心下胀满,苦不可名状,舌质淡,苔薄白,口唇略紫,脉沉迟。初思寒热互结中焦,投半夏泻心汤,药后症情如故。
仔细揣摩,脐痛喜按,但按而不减,且见心下痞满。《金匮》云:“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加之脉迟舌淡,审证当属虚寒血瘀凝滞为患,惟温通化瘀,缓急止痛为当务之急,仿桂枝茯苓丸意。
处方:
桂枝10g,茯苓15g,丹皮6g
桃仁10g,赤白芍各30g,生姜3片
炙甘草15g
2剂
服第1剂头煎,脐痛略缓,2煎服完脐痛减半,2剂尽,痛痞除。仍守前方小其制。
处方:
桂枝3g,赤白芍各10g,炙甘草6g
茯苓10g,丹皮6g,桃仁10g
生姜3片
又进3剂出院,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桂枝茯苓丸功专活血化瘀,去其宿症,今用治男子脐中寒凝血滞致痛,亦获良效。
摘自《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点击下方图文或者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了解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