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这样的情况吗?
“每当着凉、吃了冷饮或凉一点的食物后,胃部就隐隐地感觉不适或疼痛加重、拉肚子,用热水袋焐一下就好了。”
这就是脾胃虚寒。
胃被称为“中焦”,是人体的“中枢”,中医上认为胃具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它将食物进行预处理以后输送到脾,再经过脾的消化吸收,转化为人身体可利用的营养。
人的天赋因素在肾,这是因为肾是人体的根基,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
肾能储藏精气、主持生殖、控制水液代谢等,这些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
肾脏图(图源百度)而后天身体状态的决定因素在脾胃,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关键器官,是人体吸收营养、调节体内环境的重要一环。
脾胃关系(图源百度)脾胃与人的情绪、精神状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就会导致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
但是胃痛起因复杂,外感寒邪,过度消耗胃部功能,暴饮暴食、长时间的饥饿和压力等,也容易导致脾胃运作受损;情志失调同样影响脾胃运化。
分享一个案例:
48岁的王女士,主诉胃病很多年了,一受凉就感觉自己心口痛,看诊前因为吃了生山芋导致胃痛三天,遇寒则痛增,温熨则痛减,按之较舒;肢冷形寒,常腹胀肠鸣,呕吐涎水清沫,舌苔白滑,脉沉紧。
辩证:寒邪入胃,寒凝气滞,胃失和降。
治则温散寒法,用良附丸加味,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方见:良姜,香附,吴萸,甘松,桂枝,白芍,炙甘草,煅瓦楞子,神曲。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药方的妙处。
附子、干姜、肉桂这三种药材是咱们中医上的三大温阳武器,帮助温补身体阳气。
这时候可能就有人疑惑了,那你都说干姜是温阳的宝贝,怎么不用干姜用高良姜呢?
高良姜主治脾胃中寒,脘腹冷痛,而且它归脾胃经;而干姜归心、肺、肾、脾、胃经脉,高良姜比干姜更专一,药效更精准;并且高良姜没有干姜这么辛辣,口感上更舒适。
高良姜(图源百度)而香附疏肝开郁,行气止痛,且用醋洗,加强入肝行气之功。二者配伍,散寒凝,行气滞。
香附(图源百度)吴萸温中止痛,理气躁湿;
甘松性温,可理气止痛,醒脾健胃,主治胃痛、食欲不振;
吴萸(图源百度)桂枝性温味甘,可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桂枝(图源百度)白芍、炙甘草和中缓急,和上述温药配伍可以驱寒止痛;
炙甘草(图源百度)瓦楞子、神曲健脾和胃,消食调中。
神曲(图源百度)服药两周后胃痛明显减轻,四肢冰凉的感觉没有了,无呕吐症状。改方后继续服药一月多,腹痛解除。
寒气入胃,不通则痛,脾胃调理好了,腹胀腹痛自然就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