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将自身健康外包给别人,现在我想做到我的健康我做主;过去家人有病束手无策求救无门,现在我希望能够守护家人帮助别人。我知道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心血要付出,但我认为倾我的余生,倾我所有的心血去做,很值!我把所有学医之路的历程和学到的中医知识分享出来,希望帮助更多有缘人。年,我通过了中药执业药师考试的三门课程。年继续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中医师承学习之路。学习中医知识,先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先认识一下我们的身体内部,我想先从中医的藏象学说开始。藏象,藏,有人读cang,有人读zang。四声,我的老师读zang,有通“脏”“五脏六腑”的意思,也有储蓄东西如宝藏的意思。象:涵盖形象,现象,抽象,意象,法象等等意思。这些体现了中医思维的方式,司外揣内,见微之著。这绝对不是迷信,是我们祖先归纳的大而全还精准的公式。中医的忘、闻、问、切。就是通过对“象”的所感为凭,做出对病的判断,从而进行施治。这也是我们的祖先通过对每一个鲜活的,不断变化的生命个体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提炼而来的。这方面既不同于解剖医学,也不同于实验室小白鼠数据。藏象,总而言之,指藏在体内的脏腑,和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一、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生理功能:主神明的正常,需要依赖心血,心阴对心神的滋养;需要心气、心阳去鼓动和振奋。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活动又调节和影响血液循环。血虚,即血液不足,血热、血寒可以导致出血,神志改变或引起血行不畅。心,是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日常生活中,我们养心神,通血脉,除心烦,可以选用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安全又有效。(1)百合:甘能补心,微寒清热,主要针对阴虚有热的心烦,惊悸,神志不安,有清心安神定惊的作用,百合加生地黄同煮可用于虚烦失眠。(2)茯苓:既可除湿,将体内多余的没有被气化的水湿,通大便排泄,又可以健脾补中,宁心安神;茯苓块坚硬,泡水前最好能敲碎,或浸泡时间延长,才能煎煮出有效物质。煮过后,茯苓块的内心应该不是生硬的。常搭配党参、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用于心脾而虚的惊悸失眠。(3)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桂枝,属桂树上最靠上细嫩的桂枝尖,为最好。桂枝和肉桂都属同一植物,肉桂为树皮,桂枝为枝的芽尖。一般选用广西、越南的肉桂较好。它生长在南方火热之地,桂枝尖更是全树最高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秉承了太阳的火热推动之气。气味辛香热烈,温热血脉之力很强。肢寒畏冷寒凝气滞的朋友,平常喝茶中可投放少量桂枝尖,气味香醇,温热之气瞬时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