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至,万物藏,冬安好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民间谚语
萝卜有巨大的药用价值
萝卜有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瘀解毒,清凉止渴,利大便等功效,还有顺应身体适应自然变化之妙用。
自然界,春夏阳气上升而生发,秋冬阳气下降而收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才能健康不生病。
感谢自然,它无时无刻在帮助我们,让我们得以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食物来养我们的身体。
萝卜就是自然在冬季里生产出来帮助我们适应自然变化的宝物。
萝卜是超级健康食品
秋冬季节,阳气要收要藏。萝卜正好帮助我们把身体的阳气收藏起来。而且,萝卜长在土里,农药危害小,是标准的健康食品。
按照阳气在每天的变化规律,早晨阳气像春天一样升发,下午到晚上是阳气收藏的时间,这时要帮助阳气往下收,因此,萝卜就该这个时候吃。
萝卜可以用来治疗一些小病,既简便,又有效。
01
伤风感冒
用白萝卜煎汤,可治;
02
咳嗽哮喘
用萝卜、生姜、蜂蜜,水煎服;
03
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导致头晕、恶心,服白萝卜汁;
04
吐血便血
用白萝卜汁和藕汁混合服下;
那早晨吃什么呢?
吃生姜
生姜的食疗作用
生姜可温中止呕、解表散寒。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书中将其列为上品,有去臭气,通神明之效。
生姜也是个宝贝,我们要保护阳气,就离不开生姜。在中国,生姜是重要的调味品。
生姜又是一味非常常用的中药,多数方子里都要用到它。
医圣张仲景有两方:
壹
桂枝新加汤:用于治疗汗后筋脉失养导致的浑身疼痛。用生姜四两(一两大约是15克)。
贰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诸肢节疼痛、身体魁赢、脚肿如脱。用生姜五两。
此为两个治疗疼痛的代表性方剂,方中生姜用量均比较大,可见张仲景当时已经把生姜作为温经散寒止痛的一味主药使用。
“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李时珍?《本草纲目》
古人云:"早上吃姜,胜过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也就是说,早上吃姜有益,晚上吃则有害。
什么意思呢?
生姜是升散阳气的东西,对于人体阳气需要升散时非常好,但对于机体阳气需要收藏时则起相反作用了。
早晨,自然界阳气升发,人体的阳气顺自热而升发,此时服生姜,可使人体顺天而动,有益健康。
早晨,人的胃气有待升发,吃点生姜可以健脾温胃。并且生姜中的挥发油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兴奋神经,使全身变得温暖。
在冬天的早晨适当吃点姜,还可驱散寒冷,预防感冒。
中医强调:人要顺应自然,顺天地之气机而动静。早晨太阳升起,该动则动,下午太阳落山,该静就静。
晚上如果吃生姜,就会导致人体的阳气逆着天地而升发,有害健康。
晚上阳气收敛、阴气外盛,应该吃些滋阴、下气、消食的食物,更利于夜间休息,萝卜就是不错的选择。
生姜的辛温发散作用会影响人夜间的正常休息,且晚上进食还很容易产生内热,日久出现“上火”的症状。
当然事情得分开说,如果生病,特别是感冒,有邪气侵入机体,晚上吃生姜利于机体排出邪气,这又是好事。
常见生姜吃法
01
晨起含姜片
早晨起床后,先饮一杯温水,然后将生姜刮皮切薄片,取4-5片烫一下,再将姜片入嘴含10-30分钟,咀嚼。坚持食用,可预防感冒。
02
生姜大枣汤
早晨取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煎汤代茶饮,每日1次,特别适合冬季手脚发凉的人。
03
生姜粥
生姜片10克,大枣5-10枚,大米-克。开锅改用文火慢熬。生姜性温,此粥对治疗风寒感冒效果非常好。
04
生姜红糖鸡蛋汤
生姜6克,红糖20克,红皮鸡蛋2个。鸡蛋打散,锅内倒克水煮沸,将蛋液倒入搅匀,放姜和红糖,文火煮五分钟,温凉后服用。此汤温中、补气、洁血。用于产妇体虚补益俱佳。
常见生姜保健方
叁
风寒外袭、久病体虚型肩周炎:生姜克,桑枝50克,透骨草20克,鹿角胶20克,桂枝30克,水煎服。一般3-5服药就会产生相当不错的效果。
肆
肩周炎外敷方:鲜生姜半斤,切碎,捣至出汁(汁不宜榨太多)装入纱布袋,敷于患处,每次敷7-10小时(推荐:临睡前敷上),数天可明显好转。
伍
年过六十岁的人,用制附片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10克,煎水经常服用可以恢复元气,保持健康无病。(制附片有毒,切不可擅自用药)
保持健康,吃些生姜。坚持每天做菜时,以生姜作调料,不用过多的盐、油,更不要用味精。菜既好吃,还健康,何乐而不为?
(声明:本文内容若有不妥之处,请随时联系。文中所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一人一方,需辩证论治!
非专业人士切不可擅自用药!
点赞在看你 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