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心目中代表吉祥的食物都是什么

御节料理中代表吉祥的食物

三段重是简略版,一般为:

一の重:「祝い肴·口取り」。是指庆祝菜肴,一般使用一些代表吉祥·幸福的食材,以小菜为主,是适合下酒的酒肴。

▲数子(かずのこ、kazunoko)/鲭鱼卵

数子的味道清淡,略带一点苦涩,日本中年男女性非常爱吃。

数子是指鲭鱼的卵,有「孩子很多」的双关之意。为了祈愿“子孙繁栄,像鱼卵一样能多子多孙”。说日本人一提到御节料理首先就会想到数子也不夸张。

▲豆(くろまめ、kuromame)

豆的味道较甜,在小朋友和老人中很有人气。

黑色在道教有驱邪之意。而「豆」在日语叫做“まめ(mame)”,既有健康的含义,又和「勤劳」的日语同音,为了祈愿“在新的一年能健康成长,勤劳工作”。

▲蒲鉾(かまぼこ、kamaboko)/红白鱼糕

蒲鉾(红白鱼糕)的食感类似鱼丸,味道较为清淡。

蒲鉾(红白鱼糕)的颜色代表着日本人最喜欢的两大颜色:红色和白色。红色代表可以去邪除魔和喜庆,而白色是代表洁净神圣。因此蒲鉾(红白鱼糕)也是非常有吉祥兆头的食材。例如日本的国旗色即为红色和白色。还有为了庆贺新年,每年12月31日晚NHK电视台举办的娱乐节目就叫做《红白歌会》等。

▲田作り(ごまめ、gomame)/小鱼干

「田作り」是由沙丁鱼的幼鱼为食材。讲究每一条小鱼即使很小也要“有头有尾”,即有始有终之意。因为古时的日本常用沙丁鱼的幼鱼作为田地的肥料,所以叫做田作り。因此这道菜还有祈愿五谷丰登之意。特别是在日本的关东地区,田作り在各种节庆的场合都会出现。

▲伊达卷玉子

伊达卷玉子味道甘甜,很适合小朋友吃。

伊达卷玉子,“伊达”这个词有华丽、华贵的意思。如蛋卷的形状也象征一家团圆。从前珍贵的图书绘画都是卷起来保持的,好像伊达卷玉子一般。因此吃伊达卷还可以祈愿学业有成。

▲栗金団(くりきんとん、kurikinton)/栗子泥

御节料理的栗泥,寓意“金黄中闪耀的财宝”。为了祈愿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发财如意。在古时的日本,栗子作为象征地位尊贵的料理。栗金団是用栗子做成的和果子,作为御节料理的甜点食用。

二の重:「钵肴」。是指使用烧烤等烹调方法,以及日本的醋料理等做成的主菜。

在御节料理的“第二重”里,因为放的都是主食,所以第二重里所放的食材基本决定了三段重御节料理本身的价位。

▲鲷(たい、tai)/鲷鱼

鲷鱼在日本又被叫做吉鱼。全身通红兆头吉祥的鲷鱼,在日语里“恭喜”的发音「おめで(鲷)たい」里被拿来使用。在御节料理登场的鲷鱼,通常使用一种叫做「西京烧」的烹调方法。这是一种来自京都的调理法,使用口味偏甜的白味噌腌渍鱼类后,加入少许的清酒烧烤而成。质地细致、味道清淡高雅。

▲海老(えび、ebi)/伊势海老

虾子在日本代表长寿。有意喻“活到腰都弯了”。而且虾本身是朱红色,和上面介绍的蒲鉾(红白鱼糕)一样还可以“去邪除魔”。特别高级的御节料理,会放入昂贵的「伊势海老」。因此正月中的伊势海老的价格经常高腾,仅是一尾就价值上万日圆之多。

▲鰤(ぶり、buri)/鰤鱼

在日本有许多伴随着自身的成长,名字不断变换,价钱也不断上升的鱼种。鰤鱼(青甘鱼·黄甘鱼)正是代表之一。因此在御节料理中放入鰤鱼(青甘鱼·黄甘鱼),祈愿吃了之后会“出人头地”,有一番作为。

通常鰤鱼会和罗卜、味噌、生姜等一起水煮调理,叫做“鰤鱼大根”。不过在御节料理中登场的鰤鱼通常会用“照焼き”的做法。是用味噌、酱油和白糖做好的酱料沾一下再烧烤而成。

三の重:「煮物」。就是指炖菜,将食材用水加热过的料理。

▲昆布巻(こんぶまき、konbumaki)/海带卷

跟日语快乐相近,所以代表新一年快快乐乐,而人快乐也带来健康长寿.与表示喜悦和开心的日语:喜ぶ(よろこぶ、yorokobu)的发音相似,为了祈祷在新的一年都能欢欢喜喜,吉祥如意。昆布巻食感较咸。

▲藕(れんこん、renkon)/莲藕

因为莲藕有很多孔,被认为是“见通しが良い”。意思是说“以后的路很光明”,吃莲藕祈愿在新的一年里前途明朗。而使用莲藕的料理做法中,最多被采用的是来自福冈县的乡土料理:“筑前煮”。筑前是日本统一之前的旧国名。筑前煮的名称因而得来。

不少日本人都会误认为吃筑前煮代表吉祥。其实筑前煮只是料理的烹制方法,真正的御节料理的代表食材在这里是指莲藕本身。

虽说御节料理可让主妇稍作休息,但年菜料理实际制作起来仍然费时费工。除了家居内外打扫、装饰庆祝年节的饰品摆设、重箱料理的食材采买跟烹调。

主妇在大年初一到初三一早起来还需熬制高汤,用五行五色的时蔬煮成杂煮,再加入烤成金黄色的麻糬,准备屠苏酒跟漆器的金酒杯器。

对啊!年夜饭怎么能没有酒呢?

·何为屠苏酒?

屠苏酒,其实是日本平安时代从中国传来的风俗习惯。

相传屠苏酒源于汉末名医华佗配方,以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浸制而成,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

屠,就是割;苏,就是药草,砍了药草来泡酒,泡成的酒自然就是“屠苏酒”了。屠苏也是一种草名,亦指古代的一种房屋,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可称屠苏酒。

现代的屠苏酒并不加入药草,而是以清酒来替代。最近流行的是选用元月才出产的生酒(NamaSake)作为屠苏酒,取其“高升”之意。

生酒之所以为“生”,是源自其生产工艺,不似常规清酒,生酒没经过巴氏加热杀菌,因此口感表现更为鲜爽,保留着发酵刚结束时的微起泡感,舌尖升腾起欢愉的跳动。

▲朝香生酒无过滤生原酒

屠苏酒喝法很有讲究。一反常规的长幼次序,全家人使用同一个酒盅从最年幼的晚辈开始饮用,依次传递给长辈,结束于身体抱恙或年岁最高者,意为集聚青年人的精气之华,奉于长辈,祝其康寿。

难怪苏辙《除日》中有言:“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屠苏酒缓缓注入特殊的扁平酒盅,男性用左手单手(古时日本武士不能占用右手,以便随时取刀备战),女性双手捧盅,分三次将酒饮尽。

无论中、日,忙碌的现代社会让年味越来越淡,我们在吐槽的同时是否也该反省一下自己,为啥生活不如古人过得精致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hy/409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