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治过敏性鼻炎自汗等验案集

成都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320/4594528.html

桂枝汤首载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方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物组成。该方系为太阳中风表虚症而设,有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之功效。而桂枝汤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今择验案两则,报告如下:

  过敏性鼻炎案

  王某,女,40岁。年3月7日初诊:诉外感风寒而致鼻塞、流清涕、鼻痒,时发热、恶寒、头痛、自汗出、打喷嚏不止。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服用脱敏药物治疗,其效不显。刻诊见症如上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重按无力。

  诊断:感冒(太阳表虚证)。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生姜12片,大枣10枚(劈)。3剂,每剂水煎早晚服。服药少顷、进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温覆、令得微汗。

  二诊:药尽3剂,四肢舒畅,自汗止,诸症消失,唯感身乏力,时有喷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上剂加*芪30g,继进5剂,服法如前,但无须服热稀粥。5剂药尽,自感身轻神爽,一若常人。

  按:本案患者素体羸弱,复又外感风寒,卫外不固,营不内守。卫气与邪相争,故发热而恶风寒;营不内守,而汗自出;肺主气,外合皮毛,风寒袭于肌表,而致肺气不利,故鼻塞、流清涕、喷嚏,药用桂枝之辛温,宣通卫阳,祛风散寒;芍药酸寒,敛阴和营;生姜辛温宣散,降逆止呕,佐桂枝以增解肌祛风之力;炙甘草、大枣益气调中,助芍药以和营。二诊加*芪,以补气升阳,益卫固表。诸药相伍,外邪得祛,营卫调和,故邪去正安。

  自汗案

  文某,女,73岁,年11月7日初诊:诉每日汗出已有半年之久,动则更甚。三个月前曾因“脑梗”住院,出院后身体每况愈下。时汗出恶风、时寒时热、四肢酸楚、失眠多梦等。医生曾按感冒给予输液或口服感冒药物治疗,收效甚微。刻诊见症如上所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

  诊断:自汗(营卫失调)。

  治法:调和营卫,养血安神。

  处方: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生姜10片,大枣12枚(劈),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炒枣仁20g,柏子仁15g,五味子10g,浮小麦60g。5剂,每剂水煎早晚服。嘱其禁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二诊:药尽5剂,自汗大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现充和。遵效不更方之训,继进5剂。5剂药尽,自汗止,诸症消失,已能安然入睡。

  按:患者出院后,体弱表虚,薄受风寒,而致营卫失和。药用桂枝解肌发表;白芍和营敛阴,桂枝白芍同用,调和营卫,以固密腠理。《内经》云:“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所以失眠多梦,心神不宁而汗出者,亦用桂、芍调治;佐以生姜、大枣、甘草益气和中;龙骨、牡蛎、炒枣仁、柏子仁、五味子,镇重养血安神;而龙骨、牡蛎、五味子、浮小麦合用,以固体虚自汗。诸药相伍,营卫调和而汗止,心神得养而神安,故收桴鼓之效。(邵爱华程美霞丁丽丽吉林省延边朝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桂枝汤加味治鼻炎

作者/郭永来

年,岸堤学校一女教师患鼻炎,清涕滂沱,自言服了不少治“鼻炎”的药,不见好转。每天用卫生纸一两包,尤其是还要面对学生讲课,感觉“有伤大雅”,故十分苦恼,问我能治此病否?我说方倒有,但须久服。

其脉细无力,舌苔无异常。乃处以桂枝汤与玉屏风散合方,连服10剂而见效,又服10剂基本痊愈。患者说此药不难服,为求根治,要求再服10剂。原方一味不改,连服30剂而愈。此也常人所难坚持者也。

此后,我常用桂枝汤合麻*附子细辛汤治过敏性鼻炎,药物磨成粉,装胶囊,每服3~5粒,简单有效。

有一天,一个50岁左右的男子携一处方来买药,方为*芪g,白芷g,防风g,每种用少许,开水泡,代茶饮,说此方为孩子的姨夫所传,专治鼻炎、鼻窦炎头痛,已服了一个疗程,效果很好,并视为秘方。

此方不是什么秘方,是书上的处方,乃玉屏风散的变方。我说:就我们临床常见的几种鼻炎类型而论,只要能正确地辨证选方,并不难治,难在不能坚持服药。就此方与你的情况而论,如果你 次是来找我诊疗,我劝你服这样的方药,服这么长的时间,你肯定不会同意。这是你的亲戚传方,你才信任的缘故。男子首肯说:言之有理。

现在市面上治鼻炎的成药很多,有的效果也不错,但不少人都说服过好多种均无效。攀谈之后才知,大多情况类此:服一两盒药不见明显效果即不再服,另换一种仍是如此。这样服药若能治好鼻炎,那岂不是怪事?

所以我治鼻炎,先向患者反复宣讲,鼻炎不是大病,但治疗需要时间,没有信心长期服药者,我不予开方。

本文选自《杏林集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作者/郭永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pz/246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