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附子汤(又名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1.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2.《伤寒论》()条文字与上文相近,略。
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温阳通经,祛风除湿。
妊娠恶阻
初诊:年7月12日。吴某,女,27岁,末次月经5月22日来潮,尿妊娠试验阳性,胃脘不适,口淡,恶心,易饥,无腰腹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中健脾降逆。
方剂:白术附子汤合半夏干姜散。
炒白术12g淡附片5g炙甘草6g生姜5片大枣6个半夏12g干姜5g,6剂。
二诊:年7月18日。服药之后胃脘较前明显舒服,B超示宫内胎儿存活,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半夏改为15g,加吴萸4g,5剂。
白术附子汤与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的比较:
方剂
药物组成
白术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白术二两白术四两
附子一枚半附子三枚
炙甘草一两炙甘草二两
生姜一两半生姜三两
大枣六枚大枣十二枚
白术附子汤出于《金匮》,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出于《伤寒》,两原文文字几乎相同。两方药味组成完全相同,仅份量略有出入,所治亦同。
白术附子汤本是治疗风湿身痛的方剂,如钱天来所说:“风邪非桂枝不能汗解,寒邪非附子不足以温经,非生姜亦不能宣散,甘草、大枣缓姜附之性,助桂枝而行津液也。”
根据此方的药物组成,重新分析方义,附子可以温中,生姜能够散寒蠲饮降逆,白术、炙甘草、大枣则健脾和中,因此本方还具有很好的温中健脾降逆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恶阻,如同时兼有表阳虚恶寒者,则更为合拍。
《素问·腹中论》说:“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身有病而无邪脉也。”此“身有病”即包括妊娠恶阻在内。案中用白术附子汤配佐半夏、干姜、吴茱萸等药物,更能增强温中散寒降逆的临床疗效。
《别录》称附子“堕胎,为百药长”,故历代妊娠鲜用之,虑其动胎故也。我于妊娠诸疾见其中寒或表阳虚者,用之疗效斐然而未因之偾事者,足见附子为善用者之良药,即于妊娠亦然,不必谈虎色变。
方治于外者,亦可治诸于内,此以不变之方治已变之疾,唯其药证相符便可。王孟英曰:“人无一定之病,病非一法可治,药无一定之用,随机应变,贵乎用得其当也。”诚哉是言。
杨兆林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