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药房
药师责任如山爱心服务无限
在门诊药房发药时发现,经常会有患者提及:“药师您看,这一堆中药可以和这些中成药一起服用吗,会不会有什么禁忌?需不需要隔半小时服用呀?中成药不就是中药吗?医生干嘛给我开了中成药还给我开中药呢?”为了解答患者的这些疑问,那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药与中成药的区别,以及中药汤剂与中成药能否同时服用的问题。
如今,许多中成药因其服用以及携带方便,用途广泛,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不过,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不清楚中药和中成药的区别,甚至有人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中成药就应该是纯中药制剂,其实不然。
何为中药?
中药(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根据中草药目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解表药:如细辛、桂枝、防风、羌活、荆芥等。
清热药:如金银花、连翘、*芩、*柏、柴胡、板蓝根等。
化痰止咳平喘药:如川贝、浙贝、桔梗等。
平肝息风药:如天麻、勾藤、炒僵蚕等。
祛风湿药:如羌活、独活、木瓜等。
活血化淤药:如当归、红花、牛膝等。
行气药:如木香、陈皮、炒枳壳等。
止血药:如茜草、白及等。
芳香化湿药:如砂仁、佩兰等。
消食药:如炒莱菔子、炙鸡内金等。
利水渗湿药:如炒车前子、金钱草、泽泻等。
安神药:如制五味子、制远志、炒酸枣仁等。
补虚药:如麦冬、熟地*、*芪、炒白术等。
泻下药:如郁李仁、火麻仁等。
何为中成药?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成为各种制剂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等多种不同剂型。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但是,目前,中成药加入西药成分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人,可能很少去注意和重视它。在我国批准的多种中成药里,有多种属于中西药的复方制剂。比如维C银翘片等中成感冒药里,就含有解热镇痛药对 酚(扑热息痛)和抗过敏药 那敏(扑尔敏),再比如降糖中成药消渴丸中含有格列本脲(优降糖)。
因此,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中成药就是纯中药,一定要看清药物成分,因为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如果医生同时开了中药和中成药,不要轻易就认为医生是重复用药了。如果您对正在服用的药物仍有疑惑,应及时地向医生或者药师寻求帮助,咨询他们的意见。
如今,许多老年人往往是数病相兼,病情复杂,医院,常常是大包小包药物拎回家,有的是中成药,有的又是中药……到底该怎么吃呢?这真的是令人苦恼不已呀。但作为普通老百姓,为了尽量避免药品对人体带来不必要的 ,在用药之前,请一定要掌握以下几条注意事项。
?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如果医生同时开了中药和中成药,那就要严格按照医嘱,具体何时以何剂量服用药物。这是因为医生会依据按照患者年龄、体重、病情等不同,制定符合患者的用药方案。至于中药和中成药是否可以同时服用等等问题,医生在用药交代过程都会告知您正确的用药方法。但是,如果您忘记了,或者对用药方法、用药剂量有疑问,应及时向医生或者药师咨询。
?读懂药品说明书拿到中成药后,首先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该药物的特殊服用禁忌,饮食禁忌,对症人群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再依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服用该中成药。
?注意中成药中的组成成分,避免叠加用药如果发现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与中药汤剂的成分一样,此时如果同时服用,可能会造成用药重复,药量会偏大,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还可能出现降低疗效、增加*副作用、引起沉淀或过敏反应、影响体内酶代谢或破坏酶的作用等不良反应。若出现此类情况,使用该药品前请务必咨询医师或药师。另外,如果中药汤剂与中成药的治疗方面不同,同时服用,则会相互加强,发挥协同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避免盲目、长时间使用不要错误地认为中成药和中药汤剂无*副作用,记住“是药三分*,没有 安全的药物”。只是与西药相比,其*副作用可能会相对较小,但不等于 没有*副作用,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蓄积中*。
?避免经验用药以及随意自行服药用什么药,一定要知道用药的目的是什么,诊断不明确就不能乱用药,更不能跟风用药。很多人会依据自己对药名的简单理解以及以往的亲身经验,私自搭配用药。或者听信他人的经验用药,自行用药店配药来进行中药调理。以上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因为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中医药理论训练,并不熟悉中医药理论,对所选用中成药以及中草药又缺乏辨证,自行去搭配药物的话,极其容易望文生义,可能会造成配伍禁忌等不良后果。这种做法往往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用药安全隐患。因此,如果没有经过医生临床诊断,切不可自己随意服用中药和中成药。
小总结
中成药不等同于中药,是否能同服须看医嘱,中药和中成药也是药,是药三分*,不可忘,没有 安全的药物,切勿随意自行去服药。ps.医院取药小tips
中成药是在门诊西药房4-13号窗取药!
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在中药房15-16号窗取药!
别跑错地方了哟!
参考文献:
[1]张匀.别以为中成药都是纯中药[J].长寿,(10):1.
[2]向宇.中药和中成药,有何区别[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01):1.
[3]赵华叶.别忽视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J].家庭中医药,(3):3.
医院门诊药房
药学-
编辑丨梁国润
文案丨梁国润
审核丨邹国盛汪世桥
校对丨莫胄鹏陈智如
部分插图来源于开源网站
如有版权占用请联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