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论治新型冠状病*灭活疫苗不良反应》是北医院(龙岗)、医院的任伟明、刘文琛、谭映辉、张远杰、温凌志、吴光亮和刘健医师合作的一篇论文,发表于《中国中医急诊》杂志年7月刊。
论文指出,根据目前境内外开展的临床试验数据及我国所接种新冠疫苗官方公布说明书[2-3],得出其主要不良反应按发生概率依次为头痛(大于10%);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恶心、腹泻、咳嗽、皮肤瘙痒等(约1%~10%);头晕、咽痛、呕吐、便秘等(约0.1%~1%);极少出现如嗜睡、困倦、神昏休克等。
论文发现,新冠疫苗所现不良反应符合仲景所述六经病证,从其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来看,大体可归纳为太阳病证、少阳病证及较少见到的阳明病证、少阴病证,而不见“手足逆冷谓之厥”的厥阴病及“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益甚”的太阴病……
文中还附了几则验案:
太阳少阳合病案:患某,女性,33岁,患者于年1月8日接种新冠疫苗后开始出现发热,自服抗病*口服液、小柴胡颗粒等中成药对症处理,1月12日症状未见好转而来我科门诊就诊,初诊症见:发热, 体温38.5°C,头痛,汗出恶风,口苦恶心,自觉脸有麻木之感,无口渴欲饮,无腹痛腹泻,纳差,眠一般,大小便可。舌质红,苔薄*,脉浮数。证属太阳少阳合病,予柴胡桂枝汤加白术:柴胡30g,*芩10g,*参片30g,法半夏15g,炙甘草10g,大枣10g,桂枝15g,白芍15g,白术20g,生姜3片。2剂,按仲景之法,嘱其2h服药1次,药后食热白粥50mL以助药力,忌食寒凉、油腻及辛燥之品,并告知无需恐慌使情志调达。1月13日复诊,诉服药两剂后唯余轻度咽痒咳嗽,已无他不适,后与半夏厚朴汤合麦门冬汤加减2剂而愈。
少阳阳明合病案:患某,男性,23岁。患者于年1月13日接种新冠疫苗后开始出现发热、头身痛、恶心欲呕,自服头孢及布洛芬等对症处,后已无头身痛,但仍有发热、恶心欲呕、自觉乏力。1月15日来我科门诊就诊,初诊症见:发热乏力, 体温38.9°C,恶心欲呕,偶有汗出、恶热、渴欲饮水,无腹痛,纳差眠可,小便偏*,大便2d未解。舌质红,苔*腻,脉滑数。证属少阳阳明合病,予大柴胡汤合白虎汤:柴胡30g,*芩10g,枳实15g,法半夏15g,生大*10g,大枣10g,白芍15g,炙甘草10g,生石膏30g(先煎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并能有效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30min),知母15g,生姜3片,大米20g。2剂,每日1剂,分2次服。嘱其清淡饮食,忌油腻、生冷。2d后电话随访,其已无发热、大便已解,他证均减。
太阳少阴并病案:患某,女性,28岁。患者于年12月31日接种新冠疫苗后开始出现头痛、肌肉酸痛、微恶寒,无其他不适,自服布洛芬止痛,年1月1日自觉疼痛稍缓解,继而出现神疲乏力、但欲寐之象。遂来门诊就诊,初诊症见:头痛、肌肉酸痛,神清乏力,昏昏欲睡,无口干口苦,无腹痛腹泻,无胸胁满闷,纳一般,欲眠难以深睡,二便可。舌质红,苔薄白,脉偏弱。证属太阳少阴并病,予以桂枝汤合四逆汤加白术: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5g,大枣10,黑顺片15g(先煎30min),干姜15g,白术20g,生姜3片。3剂,每日1剂,分2次服。嘱其药后啜以热粥,清淡饮食,忌油腻、生冷。3d后随访,病症均解。后细问其病史,患者接种前2d因小孩生病哭闹,并诉因预约了接种后自觉焦虑不安,未休息好。
我点评下:
1,这几则医案都中规中矩,病-脉-证都写得清清楚楚,比市面上非常多的医案都清晰,值得表扬。
2,案中三例都是年轻人,33岁,23岁,28岁,年纪都轻。案2、案3都不约而同服用了布洛芬,都没有缓解。案2直接从太阳少阳合病转为太阳阳明合病;而案3则由太阳病-伤寒轻症,直接转为少阴证。这提示我们注射后有不良反应,中医及时介入,效果很好。
3,好中医开药治这种小毛病,前一证2剂,后一证2剂,即宣告解决问题。医院,中医院也不必开药一箩筐,1-2剂能解决问题,价廉物美,可谓 菩萨。
4,案3没有脉证的情况讲解,且案中四逆汤用的是炮附子,而经方标准的四逆汤当是用生附子。按说如果脉仍浮,似可用麻*附子甘草汤;脉沉在里,似可直用麻*附子细辛汤。然当时当地的医生,掌握更多的病人细节,应有足够的把握,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治好病即可。一方可治多病,一病也可用多方。
5,案中没有关于头痛部位的解释。如果是额头痛,则是阳明经的痛;后颈项连头痛,则视情况可添入葛根;如是两侧痛,则是少阳经的问题无疑。
---------------------------------------------
索取《中医的观念》印刷版,入了凡四训共修群、中医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