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分享48补阳还五汤合乌头桂枝汤加

补阳还五汤合乌头桂枝汤加减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案

廖女士,62岁,因“全身关节疼痛20多年。”于年7月13日来诊。

1现在症

全身关节疼痛,变形,张口、下蹲困难,关节怕风。外院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予西药雷公藤、正清风痛宁等治疗。舌暗苔薄脉沉细无力。

2诊断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诊断:痹证(病)

3辨证施治

四诊合参,此为太阳、少阴合病之历节痹痛,予补阳还五汤合乌头桂枝汤加减。

方药如下:

*芪60g,当归15g,川芎5g,地龙10g,赤芍10g,红花10g,桃仁10g, 粉1g(分冲),熟附子20g,制川乌15g,防风15g,干姜15g,炙甘草30g,桂枝15g,生地*60g,28付。

4复诊

二诊(.12.21)

服药诸症好转,近日再发疼痛甚。守前方,14付。

三诊(.1.6)

服药后疼痛减轻,下蹲疼痛减轻。服药期间大便偏稀。

前方合桂芍知母汤义。

方药如下:

*芪60g,当归15g,川芎10g,地龙10g,赤芍10g,红花10g,桃仁10g, 粉1g(分冲),熟附子20g,制川乌20g,防风15g,干姜20g,炙甘草30g,桂枝20g,生地*60g,知母30g,白术20g。14付。

四诊(.7.26)

疼痛再作。关节活动不利再作。

上方去生地,*芪加至90g。14付。

五诊(.8.9)

疼痛减轻一半。稍腹痛腹胀。仍以初诊时补阳还五汤合乌头桂枝汤加减。

方药如下:

*芪60g,当归15g,川芎5g,地龙10g,赤芍10g,红花10g,桃仁10g, 粉1g(分冲),熟附子20g,制川乌20g,防风15g,干姜20g,炙甘草30g,桂枝20g,生地*75g,姜制砂仁米12g。28付。

六诊(.1.8)

患者已如常人,手指关节无胀痛,仅右手食指关节稍许变形,无所苦,张口、下蹲正常,做家务无碍。无任何不适。

仍续上方。嘱隔日一剂服用。

5病案分析

此患者病情重,周身关节疼痛,3年来共来诊6次,最终痊愈。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素问·痹论篇》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痹证的形成多与风寒湿有关,然其病程缠绵反复,加之服用西药,多有化热倾向,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治疗起来颇为棘手。且此患者病程20余年,张口、下蹲困难,病程长、病情重,故治疗应从多方面考虑。

首先,补阳还五汤为益气活血之的方,*芪一药尤为大量,王清任创此方以四两生芪,意为以气统血,为方中主药,再配以活血化瘀之品。仲景血痹之*芪桂枝五物汤,也是以*芪为主,对病久气虚之人,尤应重用。

其次,祛寒邪、振阳气亦为治疗主线,金匮乌头桂枝汤为治疗寒疝腹中痛之方,乌头、附子同属而异根,对于风寒湿之痹痛,止痛效佳。仲景止痛多用乌头或附子,如治风湿之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治身体魁羸疼痛之桂芍知母汤;治疗“腹中寒气,雷鸣切痛”之附子粳米汤;治疗“胁下偏痛”之大*附子汤;治疗“四肢沉重疼痛”之真武汤;治疗“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之附子汤;治“历节不可屈伸”之乌头汤;乃至乌头、附子同用之乌头赤石脂丸,治疗“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故有是证,用是方,方中附子20g,制川乌20g,正为此意。

(图文无关)

,纵观整个治疗过程,亮点有二,也许这两点是其他同道临证诊疗最易忽略的:

一为大剂量生地与制川乌相配。此为姜春华教授经验。生地本可治痹,往往被医家忽略。《本经》就有“逐血痹”、“除寒热积聚”、“除痹”之记载,另外方中大队辛温燥热之品,服用后存在伤阴耗液的情况,故以大剂生地佐之,另外现代药理研究,生地具有类皮质激素作用,可促进免疫功能恢复。无独有偶,皮科大家朱仁康亦喜用大剂量生地治湿疹,吾辈当记之、参之、用之。还有大剂量生地会出现腹泻、胃口变差等情况,前者可适当减量或酌加健脾养胃之药,后者可加砂仁运脾。此病人阴血不足,故三诊虽合用桂芍知母汤,仍不用麻*,恐伤阴动血,加生地便为明证。金匮曾有告诫:“其证应内麻*,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发其阳故也。”可见临证用方,并非一成不变,还是要掌握每个药的药证。

二为 的使用。很多医家谈*色变,往往望 这类*药而却步,其实掌握其适应症,径可用之!李可老中医对于很多急危重症效如桴鼓,其原因正是能够驾驭这些*药。在其专著《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便有对于使用 的谆谆告诫:“关节变形者加制 粉,每次0.15克,渐加至0.6-0.8克,日服2次,连服10日间息5日,用绿豆汤佐餐。”国医大师朱良春擅治痹症, 也是其常用之药。可见顽固难愈之痹症,用 可收奇功。晚清医家张锡纯更直言“ 为健胃妙药”,其健胃之方便为制 、炒白术研末作丸。他指出“ 诚有大*,必制至无*方可服。”

(图文无关)

另外,关于大辛、大热、大*之剂,应配伍解*之药,李可老中医便言“余用川乌类剧*药,以黑小豆、防风、甘草、蜂蜜制其*,文火煮2小时半,无一例中*。”此病案用方也兼顾到这一点。

患者家居江西,来往不便,故每次开半月或一月药,昨日询得患者女儿为西医,也曾患类风关,已被欧阳教授治好,亦表感激云云。噫,在现代医学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显中医本色,也许这就是中医的魅力吧!

整理:刘奇指导老师:欧阳卫权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处方仅针对此案患者,读者切勿擅自使用。

欧阳卫权简介

医院首批青年名中医。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委,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继承人、南方医科大学“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客座教授。

师承“国医大师”李振华、禤国维、“古中医流派”李可等 老中医。学术上主张回归中医传统,用中医思维指导临床,坚持纯中医道路。致力于中医经典《伤寒论》的临床应用研究。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多年,学术上主张回归中医传统,遵循中医自身规律发展中医,用中医思维指导中医临床,坚持纯中医道路。致力于中医经典《伤寒论》的临床应用研究,强调以六经为纲,方证为核心,万病识机,活用经方。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病,为国内系统性研究《伤寒论》六经辨证及经方治疗皮肤病 人,多次受邀于国内外学术会议作经方专题演讲,尤其系统地讲授《伤寒论》经方辨治皮肤病的学术经验,影响了一大批中医皮科临床医师。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六经辨证新探——经方辨治皮肤病心法》影响很大。

擅长疾病:

皮肤病:带状疱疹神经痛、痤疮、荨麻疹、血管炎、红斑狼疮、特应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白癜风、扁平疣、激素依赖性皮炎、斑秃、结节性痒疹、丹*、*褐斑、皮肤瘙痒症、过敏性紫癜、生殖器疱疹、毛发红糠疹等;

常见内科疾病:失眠、慢性鼻炎、慢性胃炎、腹泻、心悸、头痛、眩晕、更年期综合征、口腔溃疡等。

其他:小儿发热、咳嗽、肺炎、哮喘、厌食、消化不良、夜啼、遗尿等;痹证、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等。

欧阳卫权年1月出诊安排

骏景分院

1月4日(周四)下午

1月6日(周六)下午

1月11日(周四)下午

1月13日(周六)下午

1月25日(周四)下午

1月27日(周六)下午

东山分院

1月2日(周二)下午

1月9日(周二)下午

1月16日(周二)下午

1月23日(周二)下午

1月30日(周二)下午

致电--预约

(电话预约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1:00)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pz/32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