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又叫柳桂、肉桂枝、桂树枝等。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的嫩枝。《神农本草经》载:“桂枝者,盖亦取其枝上皮。其本身粗厚处,亦不中用。”《本草别说》载:“今又有一种柳桂,乃桂之嫩小枝条也,尤宜入治上焦药用也。”可见,是用桂树的嫩枝枝皮。主要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本经疏证》云:“能利关节,温经通脉……其用之道有六: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癖,补中。其功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珍珠囊》曰:“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发汗,去皮肤风湿。”《本草求真》称桂枝“驱风散邪,为解肌第一要药。”可见,桂枝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之功效。常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水肿、小便不利、风寒湿痹、心阳不振、寒凝痛经等。
桂枝克桂枝尖非野生中药材广西可搭茯苓可打桂枝粉道地无硫淘宝¥9.8¥25购买桂枝的食用方法。
一、桂枝当归羊肉汤
原料:羊肉克,桂枝、当归各10克,吴茱萸、木通、芍药各9克,炙甘草、细辛各6克,高汤毫升,生姜、葱、料酒、盐、胡椒粉各适量。
制法:1、将前7味药材炮制后,洗净,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羊肉洗净,切块;姜拍松,葱切段。
2、将药袋、羊肉、料酒、姜、葱同放入炖锅内,加入高汤,用大火烧开,改用文火煮50分钟,加入盐、胡椒粉即可。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养血。对伤寒阴缩、腹痛、痛经、手足冷等有效。
二、桂枝甘草粥
原料:桂枝20克,炙甘草10克,糯米克,盐、香油各适量。
制法:将米洗干净入锅,加0毫升水,大火烧开,加入桂枝、炙甘草,改用文火熬成粥,拣出桂枝、甘草,放入盐、香油搅匀即可。
功效:温通胸阳、养心安神。适用于心阳虚而致顽固性失眠、心悸、多梦易醒。
桂枝中药材g包邮天然无硫可磨桂枝粉店内有茯苓柴胡知母煲汤淘宝月销量64¥5.5¥6.6购买三、桂枝乳鸽
原料:桂枝6克,乳鸽2只,甘草3克,大枣6枚,鸡汤毫升,料酒、姜、葱、盐、胡椒粉、酱油各适量。
制法:1、将乳鸽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用沸水焯一下捞起来,抹上盐、料酒、酱油、胡椒粉,腌渍30分钟。
2、再将乳鸽放入蒸杯内,加入鸡汤,放入桂枝、姜、甘草、大枣,放入蒸笼内蒸50分钟即可。
功效:袪寒补血。适用于血虚寒闭型冠心病患者食用。
四、桂枝天麻蒸鱼头
原料:桂枝、天麻、茯苓各10克,鲤鱼头克,川芎6克,鸡汤毫升,料酒、姜、葱、盐、酱油各适量。
制法:1、将天麻、桂枝、茯苓、川芎放蒸杯内,加50毫升水,用淘米水蒸30分钟后,取出,留下天麻、茯苓和汁液。
2、把鱼头去鳃,洗净,放入盐、姜丝、料酒、酱油、葱丝拌匀,腌渍30分钟。
3、将鱼头、茯苓、天麻同放蒸盆内,倒入药液汁和鸡汤,上笼,用大火大气蒸30分钟即可。
功效:补脑化瘀。
此外,桂枝与川贝母、炙苏子、雪梨一起蒸食,可温肺祛痰、止咳平喘;桂枝与红参、当归、红枣、甘草、红糖、粳米一起熬粥,食之可袪寒补血、宣痹通阳;桂枝还可与大枣、胡萝卜一起炖牛肉,对血虚寒闭型冠心病患者有益处。
注意:阴虚阳盛、血热妄行者忌用桂枝;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