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牛书《明朝那些事儿》在写魏忠贤 而死时,援引明末史学家计用宾的说法,写一位白秀才跑到他荒村野店的窗外夜半歌唱,魏忠贤在歌声中自缢。
书中所提到的歌是被称为《桂枝儿》的民间时调小曲,是一种民歌体裁。这种时兴民歌兴起于万历年间,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曾搜集数百首,编成的一部时调集就取名为《桂枝儿》。所以在魏忠贤的时代,《桂枝儿》这种民歌已经广为流传。
因此,魏忠贤那天晚上在县城客店内,听到窗外《桂枝儿》的歌唱声,并非不可能。而令人生疑的是歌唱者以及他的目的,《明朝那些事儿》也说“如此诡异的景象,实在不像历史”。所以,魏忠贤死前听到的歌声或许是真的,但白秀才很可能并非真有其人。
据史学家计用宾在《明季北略》书中所写,魏忠贤那晚在阜城县客栈自缢前,在他窗外唱《桂枝儿》的并非普通路人,而是河间府的一个姓白的秀才。书中原文记述是:“时有京师白书生,作挂枝儿在外厢唱彻五更,形其昔时豪势,今日凄凉,言言讥刺,忠贤闻之,益凄闷,遂与李朝钦缢死。”
从这段记载看,这白秀才显然不是碰巧路过,也不是漫无目的地瞎唱。而是见魏公公倒了大霉,饶有兴致地跑到魏公公下榻的客栈,即兴写出一首桂枝儿小曲,大致内容是“想当初,开夜宴,何等奢豪;想当初,势倾朝,谁人不敬?如今寂寥荒店里,只好醉村醪;如今势去时哀也,零落如飘草;似这般荒凉也,真个不如死”,并且一遍又一遍高唱到五更!
但是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位白秀才?这位白秀才是不是用了这么文艺的方式,写下一首绝命小曲儿追着魏忠贤报仇报怨?其真实性大大存疑。
计用宾的《明季北略》这部书分年记事,时间跨度为万历二十三年(年)至崇祯十七年(年),最精细处甚至按日记事。其所载史事虽然大体无误,但如此丰富的内容在一些细节上,也不乏采录传闻、小说之处。书中关于魏忠贤的记述,就采录了《警世阴阳梦》、《皇明中兴圣烈传》、《魏忠贤小说斥奸书》、《梼杌闲评》等多部时事小说的内容。
这些时事小说虽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毕竟不是严谨的史书,甚至在《警世阴阳梦》中还写了魏忠贤与阎王小鬼之间的故事,实在是大大拉低全书的可信度。从这四本小说来看,白秀才在魏忠贤客房窗外唱桂枝儿之事,《警世阴阳梦》和《梼杌闲评》在写魏忠贤死时均未提及,《皇明中兴圣烈传》我目前还没找到原书;而《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全书共四十回,第三十五回是“蓟州城呈秀投环,阜城店忠贤自缢”,但自此回起原书内容缺失,只存有目录。
因此,关于白秀才在魏忠贤客房窗外唱桂枝儿这事,《明季北略》的参考来源虽然还难以确定,但魏忠贤死时这么有趣的花边新闻,竟未在《警世阴阳梦》和《梼杌闲评》中出现,可见其真实性应该不高,白秀才其人其事或许来自于当时的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