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十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1 风池,风府必有内闭之风不能外散也,先刺以泻两穴之风,在服桂枝汤则愈。烦不解得,血热也,内闭之风不泄也。
太阳十一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1太阳病,外证未解,是发热汗出之义,脉浮弱者,阳浮阴弱也,阳浮外感,阴弱营虚。当以桂枝汤,补营虚发皮毛,调和营卫。
2虽言外证未解,重点是有汗,无汗者不可用桂枝汤。浮弱不浮紧,则外不寒闭,只是外证不解(发热汗出),桂枝汤补虚化营,通经解肌,营卫调和而自汗出,是为汗解之义。
3本条提纲有一个‘当’字,在加*师注释中又有一个‘凡’字,后续提纲中还有“法当”与“一定之理”,以后有这些关键字出现的时候就特别注意,用以明中医之理,它就像数学公式一样,迷茫的中医理论中找到一个正确的治辩公式。
按:本条可以和太阴十六对比研究,太阴中风。
太阳十二
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桂枝汤主之。
1太阳病,外证未解者,是发热汗出之义,汗出亡津,燥结腑实,也不可下,必先解表,而后下之。外证未解,误下为逆,此一定之理。表证不解,误下阳陷,此成误治坏病。必先解外,乃可议下。欲解外者,桂枝汤主之。解表不越桂枝者,是有汗出伤燥之义,是区别麻*汤之义,因中风发于阳,而易传阳明,提纲言不可下者,知内传阳明,内传太阴者,无直之理。
2 本条表达重要一个观点,有表证必先解表,此为一定之理,重中之重,不解表者,必不可下,下之为逆,或成坏病也,类如胸痞与结胸等。
本条与上条的区别就是,上条太阳病中风,营弱贼风,本条是太阳中风,营阴不弱,汗出内燥。另外教治法,外证未解得,不可下也,又警示误下为逆。同时两条还对比桂枝证营弱风虚,与风盛汗出亡津而胃燥腑实。营弱里虚,脉浮弱者,桂枝汤解表则可,不用考虑里虚。胃燥腑实者,先桂枝汤解表,后乃可议下。
按:后学太阴阳明则知,阳旺者汗出伤津而病燥,阳虚者汗出伤阳而病湿。一个汗出,或卫虚或血虚之义。本条在太阳病风,俱会传阳阳太阴,故不细论,后学则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