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一

北京治疗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516/8956187.html

桂枝汤,又名小阳旦汤、阳旦汤,出自汉代 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在《金匮要略》中把桂枝汤也称为阳旦汤。《辅行决五脏用药法要》中称为小阳旦汤与桂枝汤组成及剂量完全一样,意为阳气开始生长之义,与伤寒论中桂枝汤调补营卫之意完全相同。由于《辅行决五脏用药法要》传世不广等原因,后世多沿用桂枝汤这一名称。桂枝汤可以治疗多种外感内伤疾病。现就桂枝汤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及其组方分析如下。

1桂枝汤组成及用法

1.1桂枝汤组方

桂枝3两,白芍3两,生姜3两,大枣6枚,炙甘草2两。临床常用剂量:桂枝(去皮)9~20g,芍药9~20g,生姜(切)9~20g,大枣(掰)9~20g,甘草(炙)6~10g。临床根据病情及体质年龄可酌情增减。

1.2煎服法

张仲景对桂枝汤的煎服法有着十分明确的说明,《伤寒论》中记载“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可见桂枝汤的煎法是加足水一次性煎成,服一升(现代考证汉代一升倾向于mL)的药再服一升的热粥,喝热粥来鼓动胃气以助营卫之气发挥功能,同时盖衣被以保持体温,以全身微微见汗为药物起效的标志,需要出汗但又不能出大汗。如果服药一次微微出汗且病愈,则无需继续服用;如果没有微微出汗则继续服用,如果还未出汗,则半天把煎好的药全部服用;如果病急病重则24h连续服药;如果服用全部的服药物还不出汗,则根据病情可以一天内把2~3天的药全部煎好服用,用药一定以出汗取效为度。长期慢性疾病建议每日2次饭前服用,服药后喝热粥一碗,以助药力,以身体微微发热或少量汗出为佳。

目前临床使用桂枝汤的疗程,急性病为3~7d,慢性病为1周~1月或更久。

1.3使用注意事项

1.3.1禁食生冷等食物

服药时要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生冷包括冷水、凉菜、蔬菜、水果、凉面等,特别是蔬菜、水果从冰箱拿出来的。寒凉,不仅仅是指温度,还包括其药理属性。西瓜加热了吃,其寒凉之性也不会改变。寒凉的食物会消耗人体的阳气,桂枝汤证本身就是扶助阳气的方子。《辅行决五脏用药法要》中桂枝汤称为小阳旦汤,意为阳气开始生长之义,如果过食寒凉之品,不利于阳气的修复。

1.3.2禁食粘滑类食物

粘滑指的是一类性质粘腻的食物。例如,油炸食物(油条、油饼)、奶油、奶油面包、粽子、年糕、榴莲以及含糖多的各种饼干零食等,这类食物一般都是比较油腻或者过于甘甜而难以消化。食用这些难消化的食物,会增加脾胃的负担,使气血趋向于内而减少在人体肌表的抗病能力。容易使邪气留滞,不利于康复。

1.3.3禁食肉面类食物

肉面是指肉类以及以肉汤煮面或包子、饺子之类不好消化的食物,也包括鸡、鸭、鱼、牛、羊、猪等肉类。《*帝内经》有“病少愈,多食则遗,食肉则复,此之禁也”,意思是疾病即将痊愈时,吃多了就会导致疾病康复不彻底,吃肉就会导致疾病出现反复。特别是发热类疾病,尤其要注意。

1.3.4禁食辛类的食物

五辛是指蒜、葱、兴渠、韭、薤等五种。一般指有挥发性的植物性食物,但像葱、姜、香菜、茴香等也是常用的药物,做为药物治疗疾病时则另当别论。辛味的食物能发散人的阳气,从而使阳气消耗增加,在桂枝汤证的情况下不利于阳气的固护。

1.3.5禁食酒酪、臭恶食物

酒酪就是指各种酒类及奶油、牛奶、奶制品等甘甜难化的食物。机理与粘腻食品同。臭恶指一些变质的食物、腌制品等。外感病人常伴有食欲不佳,臭恶之味常使食欲更差,从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而使营卫化源不足,难以抗邪外出。

1.4桂枝汤组方解析

桂枝汤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五味药组成。从药物组成看,桂枝去皮,取其温通经络中的营气而外散,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鼓动阳气,有助于卫气的功能;芍药除血痹、通经络而内敛,配甘草用可敛阴合营,使开泄的腠理致密,也有利于外散之营气及卫气回收;生姜配大枣可以鼓动胃气,使气血营卫生化之源旺盛,气血足,经络畅通,从而抵抗外邪能力加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zp/245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