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三九

北京看荨麻疹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三九:「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讲到「伤于寒」,就是「麻黄汤」证,又名「还魂汤」,为什么?

就是人死了,脉都没了,下「回阳九针」后,再灌「麻黄汤」下去,所以「麻黄汤」可以从阴间回到阳间。

过去有很多伤寒重症,麻黄汤一下去,就救回来了。不需要用到大剂四逆汤,有些中医师用炮附子几百克去回阳救逆,实际上不需要,用麻黄汤就好。

张仲景这条辨没写脉证,一般来说,伤寒病在表,抵抗出来和病毒相抗,脉浮且紧,浮代表「表」,紧代表「寒」,所以麻黄汤证需解表发汗。

如果只有脉浮紧才用麻黄汤,张仲景早就写在里面了,葛根汤、桂枝汤都有写,为什么麻黄汤没写,就是当遇到危急的时候,病人气息都快没了,照样可以用到麻黄汤。

病毒趁人身体改变的时候进来,人身上的热度,一直都在调节,汗发不出来的时候,就会发热。

为什么头痛,免疫系统就是阳,阳会往上冲,而头是诸阳之会,所以会头痛。

水到皮肤表面排不出去,这水就渗到肌肉,就感觉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全身关节都会痛,有时严重到像是被鞭打一样。

为什么恶风?就是表寒,这种怕冷的程度,可以在夏天的车子里面,不开冷气,关上窗户,穿着大衣躲在里面。

为什么无汗而喘,肺主皮毛,皮肤毛孔肺在管,现在皮肤毛孔被寒束到了,就是肺也受寒了,肺在身上的功能是布施津液到五脏六腑及全身上下,现在肺一受到寒,肺的津液散不出去,肺也被束到了,肺的呼吸自然受到影响,而有喘气的外证。

所以得到麻黄汤证的人,可以说皮毛和肺俱闭,不能宣泄了。

我们在问诊的十问里问到汗出情形,就是要知道他的肠胃系统、心脏功能、肾脏功能。

例如说,心脏功能好,才能正常出汗,如果心脏功能不好,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出不了汗,一种是没事盗汗很多。

肾脏有问题的人,也不会出汗。

水肿的病人,治疗以后只要有汗,就不会有水肿。

麻黄汤证不是疫病,不会传染的。

一般来说,麻黄汤证是被冬天的寒气所伤,冬天的正气是寒气,但是现在的人可能吹冷气、或者是突然跳到游泳池中,只要伤于寒就可能出现麻黄汤证。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需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用三钱,杏仁等量用三钱,桂枝少些二钱,炙甘草再少些一钱。

伤寒论里面还有在少阴证的时候用到麻黄,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

一般人认为吃了麻黄就会发汗,所以不能乱吃,所有的药典都讲麻黄会解表,而实际上在用的时候,麻黄是发阳的药,把阳气发出来,壮里阳用的,所以不只是太阳证可能用到麻黄,在少阴证与厥阴证都可能用到麻黄。

经方的观念是,把「阳」强起来以后,「阴」就会自己回头,因此张仲景的观念是,当病人很虚弱的时候,我们用阳药恢复病人的胃气,病人自己会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然后自己痊愈,这才是真正恢复健康。

张仲景在用麻黄汤的时候,要让病人流汗并把病毒排出去,桂枝汤能解肌,所以桂枝汤是入脾脏的,而麻黄汤入肺的,把肺解表,所以如果麻黄汤的病人,开成桂枝汤,结果发汗发在肌肉上,还是发不到皮肤表面上的,结果病人会更增腻、更烦躁。

所以麻黄汤里面为什么要有桂枝、甘草,就是利用桂枝、甘草,把麻黄先推到皮肤表面上,后面桂枝没力了,就靠麻黄了,用麻黄来解表发汗。

如果没桂枝、甘草,麻黄就待在里面,所以少阴篇的第一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就看不到桂枝、甘草,其因就是怕麻黄在皮肤表面发散太过,这时候用了麻黄不会发汗,这里麻黄是发阳的效果。

加杏仁在里面,杏仁和麻黄是表里,如果只有麻黄、桂枝、甘草也会发汗,但是发完汗后,病人会大渴,所以加杏仁,杏仁润肺,把肺的津液补足。

杏仁就像是麻黄的后备部队,所以麻黄汤用来解表解肺的,因为桂枝汤是利用肠胃的津液输送到表面去,而生姜、红枣是生肠的津液,所以桂枝汤用生姜、红枣。

如果麻黄用生姜、红枣不用杏仁,结果肠的津液很足,肺干掉了。

如果肺的病、气喘、咳嗽不用麻黄,就治不好的。

所以张仲景治疗肺的时候,一定用麻黄,至于是肺发炎、肺积水另外再开了。

粉丝专属福利:

《倪海厦医学全集》高清版80GB免费领取

本文由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zp/256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