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6到18条,桂枝汤虽好也不是随便

16,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不管是太阳伤寒,还是太阳中风,即使患者有里证便秘,都应该先解表。表不解,而先使用泻下药是误治。人体的正气是有限的,泻下也要消耗人体正气。

原本趋向体表抗邪的正气,被泻下药引入下焦,并有一部分随大便排出体外。导致体表正气不足,表邪可能乘机入里。但是如果人体正气不是很虚,表邪也可能不能入里。判断表邪是否入里的标志是,患者是否有气上冲。这里的气上冲与太阳中风的“干呕”,太阳伤寒的“呕逆”病机一致。如果患者有气上冲,说明正气还能抗邪于表,这时候可以给桂枝汤。

仲景这里用“可与”而非“主之”,是商量的语气,说明还有别的选择。大家可以自己想一想:可以如果是太阳伤寒误下,可以使用麻黄汤吗?

学过后面有关太阳伤寒的条文,我们就会知道,麻黄汤适用于患者正气未伤的时候。误下后一定会损伤人体正气,所以即使是太阳伤寒经过误下,也不该使用麻黄汤。前文分析过桂枝汤主要作用是补充人体正气,但解表力量不强。那么如果是太阳伤寒经过误下,应该怎么治疗呢?朋友们可以先自己思考,有什么见解欢迎在品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误下后没有气逆上冲感觉的,则不能用桂枝汤治疗。至于应该怎么治疗,我们学习以后的条文后就会明了。

倪海厦在讲解这一条时,还是忽略了太阳病三个字,以为这条只是讲太阳中风使用了下法后的应对方案,还是读书不够仔细。

17,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太阳病第三天,已经用了发汗的方法,或者用了吐法,或者用了攻下法,或者用了温针的方法,病情仍然不解除的,这就是坏病,桂枝汤已不再适用。

太阳病本该使用汗法,但是也应该辨别表虚、表实,选择合适的方剂和用法、用量。如果使用了汗法,患者三天病还没有好,一定是治法有误。汗、吐、下、温针更是都属于误治。不管是哪种误治,只要患者三天病还没好,就不再是太阳病了,而是变成了坏病,这时就不能再用桂枝汤了。这里的坏病,是医生治疗不当的结果。

对于坏病,应该详细诊察其脉象、症状,了解是因为使用了何种错误治法,及演变为何种病症,因证立法,随证治疗。

张仲景是中医辨证施治医学体系的开创者,《伤寒论》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开山之作,但是整部《伤寒论》中却没有辨证施治四个字。“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12个字是最能体现仲景辨证施治思想的,也是每个中医应该牢牢记住的治疗原则。

桂枝汤本来是解肌和营的方剂,适用于太阳中风证。如果病人脉象浮紧、发热、汗不出的,属太阳伤寒证,不可用桂枝汤治疗。医者务须牢牢记住这一点,千万不要发生错误。

我在初学中医时,以为桂枝汤是发汗轻剂,麻黄汤是发汗重剂。有一次我岳父感冒,是典型的太阳伤寒证。老人年纪大了,我担心使用麻黄汤发汗太多会损害老人正气,便自作聪明,给岳父煎了一剂桂枝汤。不料岳父服药后不但没有出汗,反而恶寒更加严重,盖着厚厚的被子仍然冷得浑身颤抖。岳父见我不靠谱,自己吃了几粒感冒软胶囊,不一会就汗出热退,也不再恶寒了。我一看感冒软胶囊的配方,正是是麻黄汤的加味。

倪海厦在讲解这一条时,完全理解错了原文。他以为使用汗、吐、下法还没治好的病,不是太阳病,而是患者还有其他的严重疾病。他理解的坏病,是患者有其他的疾病,其实仲景所说的坏病,是医生误治出来的。

18,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对这条的解读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酒客病是指平素嗜酒的人,患了太阳中风证。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酒客病是太阳中风的类似证,即过度饮酒,湿热内蕴,导致营卫气血失和,而出现头疼,身热,汗出等类似太阳中风的症状。

我个人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即酒客病是太阳中风的类似证。因为仲景并没有说若酒客,病太阳中风。难道酒客就不能患太阳中风吗?如果酒客患太阳中风不可以使用桂枝汤,是否酒客患太阳伤寒也不可以使用麻黄汤了?桂枝汤和麻黄汤都有桂枝、甘草,都是甘药啊?然而《伤寒论》中并没有酒客病,不可以使用麻黄汤之类的条文。有是证,用是药。不管患者是不是酒客,只要症状符合太阳中风证,都可以使用桂枝汤。酒客病不可以使用桂枝汤,一定是因为酒客病的症状类似桂枝汤证,但不是桂枝汤证。

酒客病不该用桂枝汤治疗。如果服用了桂枝汤,就会出现呕吐,这是因为酒客病是湿热内蕴导致的,而桂枝汤是辛甘温之剂,服用后会助热留湿的缘故。

倪海厦在讲解这一条时,只是说酒客不喜欢桂枝,吃了桂枝胃里会不舒服。既没有说这是酒客患了太阳中风,还是酒客病是一种饮酒过多产生的疾病。他在这里语焉不详,显然是既没有认真学习前人的研究结论,自己又没有认真思考。

以上三条条文,都是桂枝汤的使用禁忌证。

老许话伤寒,持续更新中,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zp/338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