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候干燥,燥邪伤津,会消耗人体大量的水分,血管中的血液因水分较少而变得黏稠,容易凝结成小块,形成血栓。
血栓如果在脑血管内形成,则为脑血栓,在机体表现出来,就是手脚发麻、看物体模糊、记忆力减退、眩晕、偏瘫等症状。
脑血栓多发生于老年人,一方面是因为老年人的血管壁弹性较弱,管腔慢慢变得狭窄,加之血液黏稠度较高,使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导致脑血栓的发生。
上了年纪的人脏腑气机会逐渐衰减,而血的运行需要气的推动,气虚无力就会血行不畅,而出现瘀带的情况。
血瘀在血管内逐渐增多就会导致脑血栓的形成。
白露天凉好个秋,心脑血管病要留神气
在多事之秋,避免发生脑血?
在食疗上,我们给您推荐这道《金匮要略》中的复方黄芪粥。
黄芪能补气益气,白芍能调血养桂枝温经通脉,生姜辛散,大枣tr生津、养血安神,桃仁能破瘀行血、润燥滑肠,梗米也能益阴补气。
当然,想要彻底减少脑血栓的发生,还得从日常饮食上做起,多吃润肠通便的水果和蔬菜。
水果中像苹果、猕猴桃、香蕉、橙子、梨等都能润肠,蔬菜则有菠菜、芹菜、红薯、莴笋、白萝卜、卷心菜。
中医有句话说:“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所以老人在早晨起床后最好喝一杯淡盐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晚上睡前喝一杯蜂蜜水也能浏肠通便。
因为蜂蜜对老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又有“老人的牛奶”之称所以平时也可以多喝蜂蜜水。
另外,长时间的睡眠会使血管中的血流速度越来越慢,容易形成血栓。所以秋季要适当早起,对于预防脑血栓有一定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