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
桂枝15白芍15炙甘草10红枣20克,生姜3片。
6碗水煮成2碗,分2次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自从我在朋友圈发布治疗新冠肺炎的药方——大青龙汤以来,不断有朋友问我有没有预防新冠肺炎的药方。我的回复,最好的预防药方应该是桂枝汤。
就在今天,国家中医药局经过临床应用证实了清肺排毒汤在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率达到90%以上,这也间接证实了桂枝汤就是最有效的预防药方。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清肺排毒汤”就是由张仲景的四个药方组成的,分别是大青龙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此四方均出自《伤寒杂病论》。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大青龙汤。
我在之前详解大青龙汤的时候,已经详细分析了《伤寒杂病论》的产生背景,是张仲景家族多人,因为瘟疫死去2/3,因此,《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痛定思痛,发奋研究的成果,是天才照耀人间的结晶,年来的实践证明《伤寒杂病论》就是治疗和预防瘟疫的圣经、宝典。
既然张仲景能设计出大青龙汤、五苓散、葛根汤、小青龙汤、黄土汤等等治疗瘟疫的药方,那么,他一定也设计好了预防的药方!没错,就是桂枝汤!
桂枝汤自古以来被誉为群方之首!
第一,因为桂枝汤是《伤寒杂病论》开篇第一方,也是中国有书记载以来,第一个成文的药方。
第二,桂枝汤体现了古中医的顶级思维模式,用阴阳的高度引领中医的寻方问药思路。
第三,桂枝汤贯穿整个《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个方剂里面,有一半是由桂枝汤变化而来。
目前,网上流传各种预防瘟疫的汤方,清热法,固表法,除湿法,解毒法,不一而足。用药多用黄芪、银花、藿香、苍术、黄岑等等,也各有道理。
但愚以为,皆不能和张仲景的桂枝汤相提并论。
因为流行药方用到的只是寒热的概念、燥湿的概念、表里的概念,有的甚至直接掉到药物学的范畴,考虑用什么药物抵抗病毒。但事实上没有哪种药物能有效抵御这些滤过型病毒。
能有效抵御病毒的,是人体免疫力。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病毒,有些人会感染,有些人不会。有些人感染了会死去,有些人不会。原因就是每个人的免疫力不同。
而张仲景的桂枝汤,正是为增强免疫力而设计!
桂枝汤的精华,就是行阳!此“阳”即为人体免疫力。
桂枝汤是这样设计的:
桂枝——辛温发表,行阳。能够激发免疫系统的运转,促进动脉血管流速。
白芍——酸苦涌泄,敛阴。能够加强静脉血管的回流,加强新陈代谢。
炙甘草、红枣、生姜——保护肠胃,增强免疫功能。人体免疫系统的源头在肠胃。
桂枝与白芍,一阴一阳,一个发出去,一个收回来,促进人体气机流转,阴阳互动,从而调动起人体的免疫系统良性循环。而炙甘草、红枣、生姜居中调度,从肠胃源源不断提供免疫力,从而让人体全身处于“行阳”的状态,处在最佳的免疫状态。
所谓寒热、燥湿、虚实、都是中医认为的“邪”,一旦出现寒、或者热,或者湿、或者燥,我们说这个人就已经得病了。得了热病就用寒药治,得了寒病,就用热药治。所以,如果用到去热的药,去湿的药,那是得了病才用的。“平人无寒热”,正常人没有寒也没有热,没有燥也没有湿。所以用清热、驱寒、去湿这些方法都不是预防的方法。
真正的预防是“行阳”。行阳就是调节阴阳平衡。就是在身体内加派巡逻队,加强护卫的意思。你的身体就不会出现“邪”的情况。
所以,桂枝汤是当之无愧的预防第一方。保健第一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桂枝汤是平时没有明显症状的时候吃的。不是生病的时候吃的。出现了明显症状,就需要对症下药用其他的药方了。
以上公布的药方,是一个人一天的分量。如果一家人吃,就可以加大分量,煮一大锅,,每人一天吃1~2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