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一个中成药,媲美奥美拉唑,扫清胃炎

一吃点凉东西,肚子里就搅得天翻地覆;一吃点辣的,胃里就像被火烧一样难受。这脾胃啊,一不舒服,中焦之气就跟着乱了套。

对于脾胃虚寒这样的问题,有个中成药真的很给力,能从根本上养好我们娇嫩的脾胃。

它就是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论》里的小建中汤,对于脾胃虚寒、肝脾失调有很好地调理之用,扫清胃痛、胃溃疡的困扰,堪称中药里的“奥美拉唑”。

小建中汤的组成: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饴糖

桂枝:辛甘温热,主要功能是温中助阳散寒。它与饴糖一同使用,可以辛甘化阳,从而加强中焦阳气的功能。桂枝在方剂中扮演着温阳散寒的重要角色。

白芍:甘补酸敛,微寒。其主要功效在于养血敛阴,缓急止痛。白芍与饴糖一同使用,能够酸甘化阴,从而助益阴血之虚。此外,白芍还可以协助桂枝调和营卫,使得整个方剂更加完善。

生姜:主要作用是温中散寒,助桂枝以温中。生姜的加入,使得方剂在温中散寒方面更具效果。

大枣:能够补益气血,与白芍一同使用,可以辅助养血。姜、枣的结合,尤其能够鼓舞脾胃生发之气,使脾胃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

炙甘草:甘温益气,既能够助桂枝、饴糖益气温中,又能够与芍药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此外,炙甘草还能够调和诸药,使得整个方剂的药效更加和谐。

饴糖:甘温质润,是本方剂中的君药。它既可以温中补虚,益阴润燥,又可以缓急止痛。与桂枝一同使用,能够辛甘化阳,与白芍一同使用,可以酸甘化阴。

综上所述,这一方剂通过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和饴糖的协同作用,共同发挥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效。

历来,对运用到小建中汤的加减方有很多,比较经典的就是黄芪建中汤和当归建中汤,临床上也常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表现加减一些药物。

例如:惊悸者:加龙骨、牡蛎;食欲不振者:加鸡内金、神曲、山楂;舌淡苔白者:加白术;腹痛剧者:加陈皮、木香;心悸甚者:加远志等等。

之前有位患者才刚30来岁,就因为胡吃海喝,查处了胃溃疡,担心发展下去,时间久了会穿孔,就想着来调理看看。面色萎黄,少气无力,泛酸,胃痛,空腹痛,服凉食后加重。舌淡红,苔白,脉沉细弱。辨证之后,给其选用黄芪建中汤加乌贼骨、浙贝,用了一周胃就不痛了。

建中汤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了,这里加乌贼骨、浙贝母,主要是增加其制酸止痛,收敛止血之功用,临床验证,收效甚好。

#中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zp/704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