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多伴有各种问题,比如各种关节痛、关节炎、风湿等等,有时会出现红肿热痛,甚至拇指关节活动不利,难道真的是老了吗?人到中年必然要遭受这类问题吗?
一、桂枝芍药知母汤
《金匮要略》年前张仲景的方剂——桂枝芍药知母汤,适应症:治诸关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6克、麻黄6克、防风12克、知母12克、白术15克、生姜15克、制附子12克(久煎)。
二、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对哪些疾病有效果:
推荐病症:风湿骨病关节炎、肩关节炎、手指头红肿热痛、关节屈伸不利,有关节炎等问题的同时有恶心干呕、两脚酸麻肿胀、膝盖肿大、腿外侧疼痛、脚不敢触地,马尾神经炎(下肢无力无知觉或者麻木大小便失禁)、痛风、腰痛、浮肿、饮酒造成的肝硬化腹水和鼓胀、头麻、手麻和舌头麻等。
1、头麻同时伴有下肢和面部浮肿:
桂枝10克、炒白芍10克、甘草5克、麻黄6克、防风6克、知母10克、炒白术10克、生姜15克、木通5克、防己10克、大枣5枚、制附子10克。熬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5付愈。5付之后,加黄芪15克,再熬5付,基本可以康复。
2、舌头麻、两手麻、腰酸脚凉、手脚和脸浮肿:
桂枝10克、炒白芍10克、甘草5克、麻黄3克、防风5克、知母10克、白术15克、生姜15克、制附子10克、冬瓜皮15克、防己15克、独活3克。熬4付后,拿掉甘草,加丝瓜络10克,继续喝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提前熬50分钟,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3、腰痛的同时还有面部和下肢浮肿、下肢按压后有凹陷:
桂枝10克、炒白术10克、甘草5克、麻黄5克、知母20克、防风5克、生姜15克、防己10克、椒目6克。.熬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浮肿消退后,拿掉防己,加木通10克、把知母的量加大到30克,加狗脊30克、薄荷3克。5付腰痛可好。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提前熬50分钟,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4、马尾神经炎(下肢无力或者灼热、肌肉萎缩、腰痛如折、大小便失禁):
桂枝20克、白芍20克、白术20克、甘草15克、麻黄10克、知母20克、防风20克、生姜20克、制附子10克。
[方证]1.剧烈的关节痛、伴关节肿。2.恶风发热、有汗或汗少。3.身体消瘦,面色暗黄或有浮肿,脚浮肿。[现代应用]1.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痛风、骨质增生症等以关节疼痛、肿胀为主要表现时可用本方。2.其他方面如马尾神经炎、下肢静脉血栓、结节性红斑、关节型银屑病、内耳眩晕症、肺心病合并心衰等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经验参考]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关节肿痛,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唐祖宣用本方加苍术、黄柏、薏苡仁、黄芪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痊愈。如一男性患者两手关节对称性肿胀、强直、疼痛已四年余。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处求治无效,病情日渐加重。面色青黑,痛苦病容,舌质淡,苔白腻,四肢关节强直,肿胀疼痛,两手尤甚,得热痛减,遇寒加重,天阴疼痛更剧,脉沉细。方用:桂枝、白芍、知母各18g,防风、苍术、黄柏、炮附子各15g,麻黄、甘草各9g,白术、生姜各12g,薏仁、黄芪各30g。服4剂后疼痛减轻,守方38剂,疼痛消失,关节屈伸自如,肿胀消除,临床治愈出院,五年来随访术复发(唐祖宣,云南中医杂志,;5:49)。岳美中治一人,因去河中洗澡捉伍受凉,数日后左股关节肿痛,渐及两膝关节发红,肿大疼痛,左侧尤甚,不能行走,两膝屈伸不利,经常发烧,体温38℃左右,多方医治无效。经投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数剂而愈。五年后,囚雨淋受冷,又发生肌肉疼痛,午后发烧剧痛,无汗,二便如常,舌苔薄白。……与麻杏苡甘汤16剂而愈,但左腿仍不灵活。再次就诊,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时常心跳头晕气短,……走路时左腿发自,稍呈蹒跚状.两下腿皮肤干燥,肌肉消瘦,风湿急症虽解,余邪末尽,久郁复化为热,而现热久灼津,经脉失养,久犯于下……投桂枝芍药知母汤。药尽2剂,遍身涔涔汗出,汗后身出核桃大紫色处甚多,皮肤瘙痒。此乃风湿之邪欲从表散之候,药尽6剂之际,两足走路轻快,心跳头晕气短、步行蹒跚等症状消失。又进3剂而愈(《岳美中医案集》,人民卫生出版社,年)。此例虽未明确为何病,但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应手而愈,使人叹服。日本汉方家也有用本方治疗关节肿痛的类似报道。矢数道明曾治一女,46岁。营养、面色一般,脉平,血压:/85mmHg。主诉5年前由膝关节到足背之间发生肿痛、足趾尖关节亦有疼痛,风湿症反应(+++)。虽经多方治疗,均未奏效。血沉快,为mm/小时左右。……投薏苡仁汤与桂枝芍药知母汤合方……病情逐渐轻快;1年后已能跪坐,两年后能外出,好转率达80%……(《汉方临床治验精粹》,)。此外,本方尚能治疗其他疾病。如蔺伟斌用本方去知母加龙齿、茯苓、陈皮、半夏等治内耳眩晕症获良效。蔺氏经验是需具备水、湿、痰饮等主要症状,和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蔺伟斌,上海中医药杂志,;2:34)。田文学用本方加减治疗关节型银屑病46例,取得良好效果。基本方为:桂枝6g、白芍12g、知母10g、白术12g、防风10g、桑寄生15g、秦艽10g、青风藤30g、甘草10g(田文学,河南中医,;5:)。这些经验拓宽了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应用思路。本方是桂枝加附子汤合麻黄加术汤,去杏仁再加上防风知母而成,是一首治疗关节肿痛的良方。这里的关节疼痛往往程度比较剧烈,关节肿大也比较明显,常有关节的红肿热痛和明显的灼热感。但这与真正意义上的“热痹”是不同的,临证时需辨识清楚。当,临床上出现关节肿痛较严重并伴有灼热,且全身表现虚寒而发热者即可以考虑使用本方。本方有时也用于风湿热痹,但仅限于热痹初起,化热未甚的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者。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药多为黄芪、党参、当归、桃仁、乳香、没药、石膏等。《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防风汤即本方去麻黄,主身体四肢关节疼痛如堕脱,按之皮急,头眩短气,温温闷乱如欲吐。本方的剂型除汤剂外,还可以去生姜改为散剂,用生姜汤送服。本方在结构和主治上还应与白虎加桂枝汤对比来看,两方都有桂枝、知母、甘草,都主治肢体关节的疼痛。但彼方证有“身无寒但热”,纯为热证,故用石膏一斤。本方用麻黄、附子、生姜,其证属寒可知;用附子、芍药其证必痛甚;用白术是消肿。“身体尪赢”,从而显得原本肿大变形的关节更加突出。“头眩短气,温温欲吐”其证已非单纯的关节病变,涉及到整体的机能改变了。就体质而言,本方证也显得虚弱
长按添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