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笔记7桂枝21年10月8日

治疗皮肤白癜风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22/5951582.html

桂枝就是肉桂树的树梢嫩枝,其主要功效是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善于宣体内阳气于肌表。

中医的观念是天人合一的观念,所以也就延伸出取象比类的概念,也就是自然界中的物体对应着人体的部位。枝通肢,所以桂枝也可以理解为贵肢,也就是有利于四肢的意思。

桂枝辛温通阳解表,其药力由内而外,可以把心中的血液推向四肢,把气血推到达神经末梢。阳气温热散发,桂枝属阳药,气往上走,因此桂枝的药力对上肢跟多一些,想要让桂枝的药温下肢,可以加往下引的药,如白芍、牛膝等。

桂枝和白芍是一对阴阳相对的药,桂枝属阳,白芍属阴,桂枝把聚在体内的能量往外发射,而白芍则是把散在外面能量往里拉收,桂枝和白芍都入血分,一发一收形成一个循环,可以推动血液从心到四肢末梢再从四肢末梢回收到心中,所以桂枝配白芍可以调和营卫,调和整个身体的气血运行。

人伤什么就怕什么,伤风就怕风,身体就会出现“恶风”的现象,伤寒就会怕寒,身体就会出现“恶寒”的现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说到桂枝首先就肯定是想到桂枝汤,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 个方剂,也被誉为“群方之祖”,从《伤寒论》到《金匮要略》差不多有60%的方剂都是桂枝汤来做加减的。

中医用药治病其实就是一个思路,那就是“阴阳平衡”,桂枝汤代表着“阴阳平衡”的完整组方思路。桂枝汤一共五味药,分别是: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其中桂枝推动气血向外向经脉末梢运行,芍药收敛拉动气血从末梢往回走,一推一收鼓动脾胃之气,推动气血循环、调和营卫;打仗需要兵马,而桂枝白芍推动同样需要足够的脾胃之气,而姜枣草就是给脾胃提供动力能量(炙甘草调和阴阳,生姜提供热能,大枣补充津液),桂枝汤通过增加脾胃正气、鼓动脾胃正气,加速人体的气血循环,从而把邪气驱逐爬出体外。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体现了一阴一阳的思想,加入姜枣草又体现了调和阴阳,整个思路就是完整的体现了“阴阳平衡”的思路。在药物应用的时候,看人体的阴阳状态进行加减调整,阳虚多一点就增加阳性的桂枝,阴虚多一点就增加阴性的芍药多一点,从而达到调整身体“阴阳平衡”的目的。

桂枝有温通的作用,能温通经络温通血分来散风寒,能消除肢节间的寒凝气滞血瘀,所以桂枝不仅可以用在风寒表虚的感冒上,还可以用在治疗风湿类疾病及各种痹痛,同时桂枝能增强心阳推动心脏加速运行,所以可以治疗心悸,心脏病的治疗一般都会用到桂枝。

人的心脏收缩就把血液往外推送,扩张就会把血液从外面往回收,从血压论来看,桂枝和白芍正好分别针对着收缩压和扩张压的动能表现,桂枝推动动脉的血往外运行,白芍拉动静脉的血液往里回收,从气血运行的角度,桂枝和白芍可以起到调节血压的作用。

性味归经: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

功效应用:发表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平冲降气;可用于风寒感冒表证(有汗无汗都可用,但多用于有汗,无汗多配合麻黄),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水肿,痰饮咳喘,寒凝血滞寒邪导致血脉不通的疼痛,心阳不振的心悸。《伤寒论》的方剂总结桂枝主要应用于主治气上冲。

主要方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小建中汤、大青龙汤、四逆散、柴胡加桂枝汤、桂枝龙骨牡蛎汤、炙甘草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

《伤寒论》中桂枝入43方,《金匮要略》中桂枝入56方。

主要对药:

桂枝与白芍:一阴一阳,调和营卫。

桂枝与麻黄:解表发汗,散瘀解热。

桂枝与饴糖:温通中阳,调治胃痛。

桂枝与丹参:温通心阳,胸痹心痛。

桂枝与黄芪:身体不仁,水肿疼痛。

桂枝与附子:温通经脉,散寒止痛。

桂枝与姜黄:肩关节疼痛。

桂枝与当归:温经通阳,血虚寒滞。

桂枝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用于治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

备注:

桂枝治悸,白芍治挛。

桂枝治疗应用偏重于性热温补之效。

禁忌:

桂枝辛温助热,易动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症,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慎用。

何长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gx/168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