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6日-17日,由天津市中医药学会主办,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天津中医院、天津哈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承办的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研修班暨中医妇科读经典做临床研讨班暨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全国中医妇科流派的学术传承人与津沽妇科同仁进行学术交流,共同分享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及中医经典指导妇科临床的经验分享。由于疫情原因,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直播形式,会议在全国中医同道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积极参会,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近千余人。
首先,16日上午举行了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换届选举会议,会议由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秘书长苗富来主持,天津中医院刘新桥副院长、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金季玲教授参会。经举手表决,会议全票通过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成员名单,闫颖当选为主任委员;宋殿荣、李灵芝、刘笑梅、夏天、吴林玲、郭洁为副主任委员。
换届选举会现场
苗富来秘书长主持换届流程
举手表决
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闫颖主任做第四届工作计划的汇报
金季玲教授讲话
刘新桥副院长讲话
合影
16日下午及17日全天进行了线上直播学术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全国中医妇科流派的学术传承人与津沽妇科同仁进行学术交流,共同分享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及中医经典指导妇科临床的经验分享。
肖承悰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急、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中医病名及论治。同时,从自身诊疗经验出发,结合典型病例,介绍了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诊疗思路。
罗颂平教授从年推出中国专家共识,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述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不孕治疗及生育保护问题,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对PCOS相关不孕进行详细论述,提出中医诊疗有助于提高本病疗效,以中医生殖轴理论为指导,方能使调经-助孕-安胎相得益彰。
杜惠兰教授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现代诊疗规范入手,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中医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证的诊疗现状,并从病例分享着手,引领大家一步步剖析,了解中医药改善内异症痛证的优势。
胡国华教授以流派传承过程中名方的特殊地位为切入点,从组成、主治、方解及加减等多维度入手,详细讲述了朱氏妇科流派名方——紫蛇消瘤断经汤。 胡教授通过病例分享进一步阐释了流派名方在临床中的重要作用,为流派传承及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马堃教授运用中医经典名方分别讲授月经类病、妇人妊娠病、产后病及妇科杂病等不同疾病的辨证论治以及临床应用,让我们更加深刻了解了经典名方的现实指导意义。
赵红教授全面的讲述了国医大师许老调经助孕经验方的立法依据、方药组成及方中每味药释义,并结合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对于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的月经失调、不孕症等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谈勇教授结合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发展史,指出基于大数据和类脑计算技术的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发是未来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提出妇科流派建立复合结构的AI模型构想,为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传承创新、振兴发展提供了思路。
哈孝廉教授从哈氏妇科益肾软坚学术思想入手,讲述了益肾软坚法在妇科血证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哈氏名方二甲丸在治疗妇科血证中的独特优势。
韩延华教授向我们讲述了龙江韩氏妇科对妇科经典名方调肝汤的特色化裁应用,重点强调了韩氏妇科在传统调肝汤治疗月经后腹痛的基础上,抓住“肾虚肝郁”是引起疾病的核心机理,采取“异病同治”的的方法,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充分体现了韩氏妇科尊师而不泥古,知常达变,临床应用加减灵活的学术特色。
黄素英教授通过痛经的诊疗体会,列举临床典型病例,让我们深刻认识痛经的病名、病位、病因病机,提出用“通”法治疗各种类型的痛经,包括:温宫逐瘀法、疏肝解郁法、清热化瘀法、化瘀消症法、补肾养血法,很好的指导了临床中痛经治疗的辨证施治。
陈学奇教授为我们分享了经方在妇科临床的运用体会,介绍了经方的含义及医派代表,通过对经方的学习体会结合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及 的辩证论治,陈教授以生动的具体案例深入浅出的阐释了经方在妇科临床中的灵活运用, 为我们总结了精于辨证、异病同治、辨证选方、临证化裁的心得体会。
王金权教授结合王氏三晋妇科流派发展源流,从疾病特点、病因病机、辩证论治等方面入手,通过证型与用药规律分析,详尽介绍了三晋王氏妇科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诊疗思路,为我们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章勤教授从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妊娠结局等相关研究出发,生动地结合临床案例并分析了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自然受孕或辅助生殖的诊疗体会,结合中医理论将其核心病机概括为“肾虚血瘀”,从病例分享着手,向大家介绍中医药改善本病、提高女性生育力的优势。
丁丽仙教授从丁氏妇科的优势病种——经间期出血为出发点,从中西医不同的发病机理深入解读,并以丁氏妇科学术思想为指导讲述其诊疗现状,同时加以经典案例分享,突出了中医药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特点及优势。
徐涟教授从经典名方四物汤、逍遥散入手,介绍了姚氏妇科治疗崩漏的诊疗思路以及对经典名方的特色加减应用。
闫颖主任分享了金匮温经汤和桂枝茯苓丸在妇科临床的应用,让我们再次领略了经方的魅力,也给我们增加了中医自信。
宋殿荣教授首先分别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论述了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之后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提出中西医并重,内外兼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诊疗策略。
李灵芝教授向我们讲解了灸法治疗妇科疾病临床应用,指出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调达脏腑的功效,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人体免疫力。
刘笑梅教授首先介绍了盆腔炎性疾病的规范治疗方案,医院中西医结合特色介绍了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治疗盆腔脓肿的经验。
夏天教授阐述了脾肾阳虚、湿浊瘀结为不孕症的根本病机,提出温阳化浊的治疗方案,全面分析了温阳化浊方的药物组成功效,同时还介绍了温阳化浊方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
吴林玲副主任介绍了哈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在临床调研的基础上,结合HPV感染的病因病机特点,治疗本病,凸显了哈氏妇科重视脾脏,扶正固本,以及重视气氛药使用的学术思想特色,是对经典的传承,同时也是根据疾病流行谱变化而进行的创新。
郭洁副主任从奇经八脉辨治妇科病的历史源流,脏腑经络学基础,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法和用药经验等方面系统总结并构建了奇经八脉辨治妇科病体系,为妇科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症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马静副主任对于经方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方面做了分享,从以甘麦大枣汤为基础方到酸枣仁汤,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柴胡桂枝干姜汤,也让我们对桂枝汤证在妇科的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场学术饕餮盛宴历时2天,23位专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及中医经典指导妇科临床的经验分享,旨在传承中医精髓,为中医妇科流派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稿
李凯
编校
李凯
审核
吴林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